“有了防虫灯,我的果园一季可以少喷两次杀虫剂。”10月23日,柳州市城中区环江村村民蒋建生乐呵呵地说。随着“清洁乡村”活动的推进,城中区给该村试点派送了28盏防虫灯、1000块杀虫黄板,指导果农、菜农推广使用生物防虫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环江村现种植1500亩左右的龙眼、蜜柚、蜜橘等果树,另约有1200亩菜地、约900亩稻田。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习惯于使用化学方法杀虫。城中区“清洁乡村”工作组进入该村后认为,由于种植面积较大,使用杀虫剂等有污染水源的潜在危险,于是决定试点推广生物防虫技术,宣传禁用农药、植保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等相关知识,派送了防虫灯和杀虫黄板。蒋建生说,他家种了七八亩龙眼、蜜橘,安放了两盏防虫灯,一盏灯可以管两三亩地,灭杀夜蛾效果不错。菜农吴桂才种了两亩多蔬菜,他希望试点过后正式推行,多发一些杀虫黄板,因为安放密度大,灭杀蔬菜跳蚤虫效果更佳。
城中区还利用专项资金,在环江村果园开展水肥一体化试点工作,水和肥料的使用量少了,环境得到保护。桂林人陈先生等人承包了环江村150多亩蜜橘果园,投入30万元建了水肥一体化滴水灌溉设施,城中区按相关政策给予15万元的补助。陈先生说,天旱时,这套设施能节约70%的用水量、15%-20%的用肥量。更可贵的是,有了这套设施,可以加大有机肥用量,减少化学肥用量,种出来的水果更甜更环保。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引领工业发展 广西企业技术创新结出喜人硕果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广西工业在追赶,转型在加速,新常态下,广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注重技术创新。近几年,全区工业系统坚 【详细】
火龙果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蔓性植物,原产于西半球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后由法国人、荷兰人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省,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广西、广东等省栽培。是一种新兴的有良好保健功效的水果。 【详细】
联合国广西生物质能源项目在崇左启动
4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合作的“广西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在崇左市启动。 【详细】
广西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启动
4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我国合作的广西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我市举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主任白桦、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姚申洪、广西商务厅副厅长黄焕升、崇左市副市长陆辉、自治区发改委及有关企业代表出席了启动会。 【详细】
桂平市开展农机技术送下乡和便民服务系列活动
科技人员从“田头”走到农民的“心头”,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好事,就会心连心、零距离;如果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那就是近在咫尺,恍若天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