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张冠年 梁月华 李铨晶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我们再次来到灵山县平山镇沙尤塘移民新村。

  和半年前我们初次到访时的情景一样,还是那么早,义务保洁员李秀珍已经开始清扫村里的公共场所。不同的是,村里更干净整洁了。

  去年5月28日,为了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沙尤塘移民新村实施“户户联洁”工作责任制,全村100多户家庭签订《清洁承诺书》,要求每户家庭遵守村规民约,自觉保持房前屋后的整洁。同时,组建由14名村民自发成立的卫生保洁工作队,维护村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时间一晃,6个多月过去,这支卫生保洁工作队仍然在努力地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

  这是灵山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一个缩影。在灵山,群众的创意成了活动最大的亮点,值日生、理事会、“人头费”……一个个似乎与清洁毫不相关的词汇却成了清洁乡村活动的代名词。事实上,灵山县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坚持走群众路线,依托群众主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长效机制,力促清洁乡村活动成常态、出实效。

  A 村子里的“值日生”

  干净平整的村道,枝繁叶茂的古荔树,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灵山县佛子镇马肚塘村景色宜人。村头,10多个“值日生”正在认真地打扫入村公路。

  “我们村有一条严格的卫生规定:每天20户50人轮流当一天‘值日生’,所以村里很干净,几乎没什么垃圾。”村民刘平说。

  原来,该村规定,把全村分成6个小组分地段包干,再由各组长安排人员清扫公共地段、清理垃圾桶。“全村人人都要轮流当‘值日生’,每周各小组长还要进行交叉检查。当了‘值日生’的村民自然明白清扫垃圾的辛苦,便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意扔垃圾。”刘平说。

  如今,群众值日制度已不仅是马肚塘村所独有,灵山县已将这一好点子、好经验在全县推广。在该县新圩镇的尧家村、陆屋镇的莲塘村、旧州镇民主拗村……我们都可以看到,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不满十岁的小学生,都积极当起“值日生”。“值日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清洁乡村活动的进展,更难能可贵的是,值日让群众心中有了责任,维护家园洁净更自觉。”该县美丽办一负责人说。

  B 活动中的“人头费”

  “十五月亮照家乡,听到歌声总动员;扫好门前清洁区,环境舒适美名扬。”在灵山县旧州镇上井街,一首美妙的歌曲引起我们的注意。“每天早上9时至12时,我们村的垃圾车就会到街头播放《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听到这首歌后,大家都会自觉打扫好店铺门前清洁区的垃圾,待垃圾车到达店铺门前时,再将垃圾投入车厢里。”村主任沈桂芳向我们介绍说。

  其实,早在2006年,旧州镇上井村就开始探索清洁卫生的长效机制,村里通过统一收取垃圾费,雇佣专人专车、支付聘请司机和维护车辆,并实行门前“三包”,在规定的时间开垃圾车经过街道,让居民把垃圾倒入车内,最后拉到垃圾填埋场。

  上井村的这一“群众智慧”,在灵山县同样得到推广。“这种做法极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沈桂芳认为,村庄洁净,生活环境改善,受益的是每一个村民,因此村民对收取“人头费”保清洁的做法都很赞成。

  如今收“人头费”已在灵山遍地开花,各村纷纷建起按人头、按户收取垃圾费保清洁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保洁费用筹集难的问题。目前,全县通过这种方式聘请保洁员4065人,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6.1万户。

  C 老百姓的“理事会”

  “理事会把我们村变靓了,村风、民风变美了。”灵山县平南镇桃禾村大平社屯梁存运说。

  梁存运是该村清洁乡村理事会会长,他说,清洁乡村活动开始时,村民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听到要交钱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工作很难开展,“自从有了理事会,局面改变了。”

  大平社村村民1300人有六大姓,为了更好地开展清洁乡村工作,去年5月底,村里成立村民理事会,成员都是每一姓中推选的有威望的村民。理事会成立后,便为本村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村民乱丢垃圾习以为常,垃圾堆星罗棋布,臭水沟随处可见,化粪池就地而挖……针对这些问题,理事会首先制定村规民约,并发动村民捐资,开展集体劳动清除陈年垃圾、修路、铺排污管、建垃圾池……活动期间,该村修建2.2公里长的水泥环村路,垃圾池4个,沼气池56个。小小理事会起了大作用,把原本不起眼的大平社屯变成全县的清洁示范村。

  据悉,在灵山,理事会、听证会、保洁协会……各种名目繁多的民间协会构成当地清洁乡村活动的一张大网,这些小协会在凝聚民心,收集民智,集中民力之余,托起农村环境卫生的大清洁。目前,该县有类似协会1000多个,共制定村规民约3300多条。

  ■短 评

  清洁乡村活动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其主体是群众,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实践证明,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活动中,只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清洁乡村活动才更有生命力。

  灵山县在活动中,把群众的创意贯穿清洁乡村活动始终。当地“群众创意”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洁净了乡村,凝聚了民心、民智、民力,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