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村坡洪屯看到,数十名农家妇女在田地里忙着锄地、护苗、搭架……忙得不亦乐乎。
原以为她们都是在搞自己的冬种开发,采访后才知道,她们确实是在自家的田地里劳作,也是在搞冬种,唯一不同的是,她们种自家的田地拿着别人给的酬金,还可以拿到田地的租金。
陪同采访的该乡党委委员陆红波告诉笔者,自2012年以来,该乡就大力实施土地流转工程,先后在塘兴、下塘等村屯实施土地流转项目66338.6亩。这些田地的主人每亩每年可以拿到1500元的租金,同时,承包人还雇请他们搞农业开发,多的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的酬金,最少的也能拿到2000元。
副乡长陈现说:“土地流转一直是我们乡探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方向,它对整个农业的发展,对土地流出方和流入方都非常有利,在推进土地流转步伐的同时,我们乡还通过依法监管、科学运行等有效手段,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双丰收’。”
塘兴村坡红屯黄彩艳家出租了4亩地。她告诉笔者,她家这4亩地每年可产生3万多元的收入。一亩地一年有8000多元的收益见笔者有些疑惑,黄彩艳赶紧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起来:公司每个月支付她2400元的蔬菜管理费,四亩地租出去一年可获得6000多元的租金,那不是3万多了嘛。
在塘兴村小番茄种植基地,正在忙着给小番茄浇水的村民陆秀珠高兴地告诉笔者,通过土地流转,现在她也变成了“双薪族”。
村民陆凤珠说:“土地租给老板后,我家每年能拿到9000元的租金,另外,我又在流转的土地上打工,一年也能挣到2万多元,最主要的是爱人也不用在家跟着种田,可以在外面闯自己的事业,一年下来,夫妻俩弄个10几万没问题。”
在汪甸瑶族乡,像陆家姐妹这样尝到土地流转甜头的人还有很多,过去土地挣不了钱不说,赶上农忙时间,在外打工的家人还得回来帮忙。现在土地流转后,家人也能可以安心地在外地工作了。
“汪甸瑶族乡的土地流转是由华润集团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土地流转期限为10年,其中前三年、中三年和后四年租金分别按每亩每年1500元、1800元和2000元发放。目前土地整理工作已完成并开始种植蔬菜,主要作物有黑皮冬瓜、小番茄、毛节瓜等。实施土地流转后,流转的农户可以到华润集团百色希望小镇‘润农总社’参与农产品的生产、管理等工作。”陆红波说。 如今,在汪甸瑶族乡,越来越多的农民把自家的承包地流转给公司经营。通过土地流转,让土地适度集中,不仅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而且农民也能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流转为农民铺平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正在成为带动汪甸农业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引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韩俊:准确把握土地流转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政策举措。这个问题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土地 【详细】
右江区投入13亿元实施工业技改
为进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培植壮大骨干企业,提升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工业企业的竞争和综合经济实力,今年以来,右江区高度重视工业技改工作,工业技改投入大幅度提高。 【详细】
田东思林镇土地流转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10月20日,走进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但见枝头挂着许多“红灯笼”——火龙果。十几个农民或摘果,或挑果,或装果上车,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要是没有土地流转,哪有这基地?”该基地由专业合作社经营,社长梁青松说:“基地有530亩,原来是撂荒地或甘蔗地 【详细】
田东县思林镇:土地流转撬动农业产业升级
10月20日,走进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但见枝头挂满“红灯笼”。十几个农民或摘果,或装果上车,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详细】
广西:农村土地“小块并大块” 实现土地流转“二次创新”
广西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省份,农业耕地极其“细碎化”。从1996年开始,我区部分县区开始探索农村土地“小块并大块”的模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实现了“二次创新”,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构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奠定了基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