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讯(记者/覃伟立 通讯员/韦啸风)7月6日中午,48岁的何宏叶开着摩托车搭妻子从工地回家吃午饭——他今年初才结婚。同村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58岁的何以吉,去年底也有了女朋友。两人都是柳江县进德镇龙新村龙朝屯人,龙朝屯属于国家第二批扶贫建设整村推进项目屯。
“以前屯里破破烂烂,穷得叮当响,自己都吃不饱,哪里还敢讲讨老婆。”龙新村委会副主任何永能说,“现在龙朝屯就像一个小花园,全是水泥路,有篮球场,有文化综合楼,关键还有产业,家家户都起了新房子,收入越来越高,外村女都愿意嫁进来。”龙朝屯现有102户485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5605元。在两三年前,该屯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
从2013年开始,上级陆续投入资金对龙朝屯进行改造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50万元建设水利设施、80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80万元建设文化综合楼、20万元建设清洁乡村配套设施、42万元建设龙新村委至龙朝屯1.2公里道路、82万元建设沙子村委立令屯至龙新村委龙朝屯2.3公里道路,此外,还有秋冬菜种植、屯内绿化及屯内道路硬化、村庄改造、农业发展项目和农业观光规划编制等项目,总投资金额650多万元。目前道路建设、文化综合楼建设等项目已完成实施,农业发展项目等部分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居住环境明显提升,但要真正脱贫,还需要产业支撑。如今,龙朝屯正大面积种植优质葡萄,而这个产业的带头人正是何以乐。2013年,何以乐利用贴息贷款数十万元,流转了本屯100多亩土地,建起“葡萄庄园”,今年首次挂果上市。“第一年挂果少点,每亩有1300公斤左右,现在每公斤批发价7.2元,今年可以有90万元的毛收入,除去成本,纯收入应该还有二三十万元。”何以乐的经济账算得十分清楚。受到何以乐的启发,龙朝屯去年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村民150亩土地种植葡萄。为了筹集发展资金,合作社向村民募集股份,每股5000元,每家每户都入了股,富裕家庭入几股,贫困家庭几家合入一股,共募集到165股82.5万元,再加上上级的扶贫资金,葡萄种植正全面展开。“村民流转土地,多的每年每亩有700元收入,少的也有四五百元;入股后,等有了收成,还可以分红。”何永能说,“龙朝屯离县城和新兴工业园区都不远,青壮年劳力早出晚归到那两个地方务工,又增加一块收入。”目前,除了大面积种植葡萄以外,龙朝屯还计划利用水利条件较好的冬闲田种植秋冬菜,将种植花生、黄豆的土地改种果树等。
何宏叶在合作社入了一股,一家4兄弟14亩土地也流转给了合作社,他和新婚妻子则到附近一家养殖场做泥水工,去年有三四万元的收入,起了两层半的新房子。何以吉去年花了两万元建起一个小型碾米加工厂,仅此一项,平均每月有近1000元收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柳江县]“稳增长促发展”之走进新兴工业园
三伏天还未到,在柳江县新兴工业园内,已是一片火热的繁忙景象。在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一线工人与机器人“同台竞技”,今年1至5月,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7420万元,产量突破13万台,同比分别增长26%、12.3%;在柳州高新区开宇塑胶机械有限公司,未来2个月的订单 【详细】
[那坡县]千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给力产业扶贫
为切实做好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今年以来,那坡县加大公共财政对扶贫产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76.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在册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 【详细】
柳江县国税局开启"互联网+ "模式 "足不出户"享受便捷办税
“在家就可以完成抄报税 ,免去了我们到办税服务厅排队抄报税和认证发票的麻烦 ,确实方便多了!”柳江县第一个升级加载成功的企业柳江县廖海萍石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小谭说。随着该企业利用新增值税发票系统成功开出第一份增值税发票 ,标志着柳江县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 【详细】
[柳江县]“稳增长促发展”之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随着6月9日柳江县第四届荷花文化旅游节的开幕,以荷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游正逐渐升温,截至目前,游客已经超过20万人;同样热闹的还有柳来路两边的莲藕收购点。“平均一天发出3万公斤,今年的价格也比往年的高。”百朋绿顺莲藕合作社经纪人覃炳六说道,这些产品部分出口加拿 【详细】
[钦北区]精准扶贫新模式 园区带动产业扶贫
“在扶贫部门的扶持下,我种植了近10亩优质辣椒,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6月25日,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竹山村村民陈同清说。创建扶贫产业示范园,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更好地带动群众致富——这是钦州市钦北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