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7日 来源:河池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十二五”期间,巴马瑶族自治县认真按照自治区、河池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工作实际,以“三化”为主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创新工作机制,助推全县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建设扎实深入开展,农村的陈年垃圾进一步得到处置,村庄“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清洁卫生管理规范化水平逐步巩固提升,该县人民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丽。

  “十二五”期间,该县投入近10亿元,大力实施县城河道景观、城乡风貌改造、文化建设、亮化绿化、旅游新村等美丽乡村工程项目100多个,建成坡纳、达勒、达西、巴优等一批各具风貌特色的旅游新村示范屯,建成盘阳河休闲带、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等一大批事关长远的重大生态项目,甲篆镇平安村达勒屯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顺利推进;投资2283万元,新增饮水设施129处131套,实施农村集中饮水净化示范工程2处,家庭水柜示范项目3个。完成生态乡村通村道路4条31.2公里;通屯道路42条,屯内道路硬化10条,新增硬化62公里。

  “十二五”期间,该县被列入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点县,通过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植树造林22.75万亩320.7万株,打造生态示范屯23个,完成绿化示范屯198个、一般村屯555个,建成一批生态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01%。燕洞乡龙田村新街大屯、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东山乡弄谟村巴优屯和那桃乡平林村达西屯、敢烟屯等5个屯获2015年度广西“绿色村屯”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该县“两违”整治、污水治理由城区向乡村延伸,启动农村连片生活污水处理,完成两个乡镇垃圾压缩处理试点,全县累计清理垃圾25364吨,清理水源2200处,清理田园38000亩,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000多吨;整治垃圾乱丢乱倒、柴草乱堆乱放3376处,整治棚舍乱搭乱建、残墙断壁695处。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赐福湖“退渔还景”整治赐福湖面,还湖于景,还景于民,针对“退渔还景”后当地群众的生产发展问题,出台政策,明确整治范围内的5000多名库区移民,在享受原有库区生活补助的基础上,每年再获扶持金300万元。自治区暗访组曾3次明察暗访该县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建设,均得到充分肯定。该县甲篆镇平安村巴盘屯、百马村百马屯、巴马镇赐福村坡类屯的清洁乡村工作在全区得到通报表扬。 (许泰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