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讯 2011年以来,那坡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百色市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重点实施茅危房改造、交通、饮水、供电、通电视、沼气池建设、教育、卫生、坡改梯、农业产业等工程,极大改善了边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贫困人口逐年下降,该县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5万人减少至2015年的5.1034万人,累计减贫6.43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2.7%下降到26.8%。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042元增加到2015年的4962元,年平均增长13%。
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在扶贫整体推进中,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南宁对口帮扶、中国南车集团、广东、广州定点帮扶,国内外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爱心人士,中直、区直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力度逐年加大,帮扶资金逐年增加。2011年以来,该县扶贫开发资金总投入1.9亿元,平均每年4847万元,农村人口年人均扶贫投入255元。
产业扶贫开发初见成效。通过中央试点项目、小额信贷贴息扶持项目等,该县积极探索和创新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农户”扶贫模式,重点抓好特色农业开发,全县形成桑蚕、油茶、中草药以及林下养殖等一批特色种养基地,培植了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广西高山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有效带动了产业扶贫开发有序推进。目前,全县累计八角面积32万亩、油茶11万亩、桑园5.7万亩、草果等中草药1.893万亩。2011年以来,该县累计种植烤烟7400亩,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产业初步形成。
易地安置扶贫效果明显。“十二五”期间,该县共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59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321.95万元,选择具备条件的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3个,安置贫困人口4765人。目前,40个安置点的搬迁农户全部住上了80平方米以上的砖混结构楼房,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入户全覆盖,就医、上学方便,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3个安置点正在建设当中。
“兴边富民”行动成效显著。在新一轮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中,自治区、市下达给该县新一轮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项目共270个,截至2015年12月底,已完成建设项目249个,竣工率92%;正在进行外业勘测、规划过程和未完成建设项目21个,占项目总数8%。下达项目资金总额7.01亿元,到位资金为6.57亿元,资金到位率94%。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就学,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不断加强。实现了扶贫、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2011年以来,累计救助农村低保对象241.08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20057.24万元;救助城镇低保对象15.52万人次,发放补助金3224.06万元;发放5369名“三参”(参战、参核退役人员和参战民兵)人员生活补助3234.22万元;发放边境0-3公里边民补助154.41万人次15523.13万元。 □陆治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今年计划减贫19600人
近日,笔者从宁明县扶贫办获悉,2016年宁明县计划减贫19600人,贫困村脱贫摘帽5个。到今年底,该县将实现行政村100%通硬化路,20户以上的自然屯屯级道路实现40%以上硬化,危房改造覆盖50%贫困户,每个乡(镇)建有一个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年度安排脱贫任务的贫困村农民人 【详细】
恭城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醇厚的民俗风情,原汁原味的油茶文化,灿烂耀眼的“三庙一馆”。茶江自北而来,在凤凰山下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绕县城而过,然后往南蜿蜒而去。这个美丽城镇就是坐落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的恭城镇。 【详细】
那坡力争实现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亿元
“今年,我们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努力实现由过去拼资源、拼政策的‘粗放型’招商向‘精细化’招商转变,坚持‘目标精准化、落地精确化、服务精细化’原则,力争实现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亿元的目标。”日前,那坡县招商局局长马顺德对笔者说。 【详细】
那坡开展专项督查确保 精准识别档案归整完善
为进一步强化精准识别档案收集完整、确保归档规范完善,日前,由那坡县扶贫开发攻坚战指挥部督查考评专责小组、县委督查室、县府督查室、县绩效办共20人组成联合督查组,分赴9个乡镇,对全县9个乡(镇)精准识别档案归档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通过督导把关,确保档案整理规 【详细】
那坡县再增五十个数字文化驿站
近日,笔者从那坡县文化部门了解到,自治区文化厅行文下发通知,该县获得50个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数字文化驿站项目指标,建设数达103个,将进一步完善项目点信息平台,方便阅览各类科技信息,丰富当地边民的文化生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