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电商创业园搭建起荔乡人民“全球购、购全球”的平台。这是电商城工作人员在展示灵山名优商品。 记者 邓蕾雅摄
大众创业有平台,万众创新有舞台。
去年以来,灵山县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以建平台、拓窗口、增网络、促创业为重点,搭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电子商务服务配送体系和网络
平台,布好了“先手棋”。
可喜数字的诞生非一日之功。灵山县委、县政府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电子商务作为全县着力打造的支柱产业之一加以扶持,探索经济转型升级新路径,为加快发展插上了“云”翅膀。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先手者,处于主动地位者也、易得势者也。”
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是“互联网+”行动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减少流通成本,激励创业扩大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增加金融活力,促进发展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措施,培育经济新动力。
2015年11月11日,灵山三科电商创业园开园运营。
三科电商创业园位于灵山三科农贸批发市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重点打造“三中心”:电子商务集聚中心、青年创业示范中心和新兴产业孵化中心。灵山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怀强介绍,县域电商可以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到农产品的直接流通渠道中去,使生产“直达”消费,很好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大大拓宽农民增收和致富的空间。
到今年4月11日,三科电商创业园运营整整一年零10天。
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灵山县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全力推动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积极为其清障搭台,步履铿锵。一方面,简政放权,放宽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另一方面,推动电子商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联动发展,创新和拓展面向“三农”的服务,推进网络购物、网络化制造和经营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成长,支持实体店与电商、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对进驻园区的创业企业政府将给予2年免租金的扶持,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者可以申请期限不超过2年、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贴息担保贷款,相关部门免费为农民和涉农电商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免费培训,扶上马背,再送一程。
灵山因时制宜,迅速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在政府和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社会间搭建起纽带和桥梁。迄今,入驻三科电商创业园的电商企业超过50家。
购全球,全球购
灵山是拥有160万人口的大县,是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有龙头企业39家,铸造了宇峰等一批知名品牌,发展电商潜力巨大。“通过快递空运,北京市民也能吃到灵山的新鲜荔枝,从采摘到送到顾客手中不到48小时。”灵山千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善松胸有成竹。
千年电子商务通过线上微店和淘宝推广,与“顺丰优选”、“美丽湾”、“嘿客”、“新农人”合作,以开展线下互动方式促使关注和参与灵山荔枝及其它产品销售的人员达万人以上。2015年公司仅荔枝销售达百万元。
4月8日,三科电商创业园一片繁忙:有的企业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忙着处理订单,有的忙着为前来体验的客户介绍商品,有的忙着向前来参观的人员介绍情况。三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李科武告诉记者,现在施工中的是二期工程,占地也是6000平米,想赶在七、八月水果旺季投入使用,电商创业园做大做强又迈出坚实一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电商的优惠政策,成功孵化并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企业还有2000-10000元不等的奖励。县技校首批电商专业毕业生很多想到这里就业创业。”三科电商创业园办主任何文洪说。“去年,全国供销总社搭建供销E家,灵山供销社是广西第一家接入这个平台的分社。”灵山县供销社主任庞世伟介绍,为解决农村物流不通的短板,县供销社围绕供销社电商中心,建设乡镇电商站和村级电商站,形成层层传递的电商供销网络,目前已建成一批镇级村级示范点。檀圩供销社谭浪村综合服务主动承接当地群众网上购物配送本地皇妃贡柑每公斤价格卖到16元。“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金融电商是我们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灵山县县长苏英权表示,强力推进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就要培育和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完善电商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形成“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电商产业集群,争创广西电子商务示范县。
在今年“两会”上,灵山明确提出,将电子商务纳入“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前期完成灵山(十里)物流中心、陆屋临港物流中心和武利(伯劳、檀圩)物流
配送中心建设;后期完成沙坪港物流集散地建设、综合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今年重点建设供销社电商中心、三科农业电商创业园、六和工业电商创业园。“我们还将整合灵山电商资源,充分利用好钦州保税港区这个大平台,买卖国外商品,让荔乡人足不出户‘全球购、购全球’。”灵山县政府负责人表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电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电商。”
在荔乡,有位知名的“电商哥”——黄忠文。
见到“80后”的“电商哥”时,他刚刚从马来西亚出差回来,与其说出差,不如说是谈生意。用他的话说,就是干电商“那点事”。“网上可以卖衣服,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卖果苗”2008年,武利镇永发果苗种植场的黄忠文做了网梦,梦想照进现实,他自己做梦也没想到接到了第一笔来自网上的订单是120万元。
成功之路,自有不同之处。“电商哥”开的网店与众不同,他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传统生意,让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无缝对接。他借助“互联网+直播”,实行24小时适时监控,果苗生长过程一目了然,全程确保果苗品质,赢得客户的点赞。
如今,他利用互联网将果苗远销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和台湾、四川、广东等地。如今,全村电商达60家,去年外销果苗200多万株,销售额500多万元。村里的“电商楼”鳞次栉比,“电商小汽车”风驰电掣。
今年开春,“电商哥”在淘宝网上日均销售额果苗3000元,现销售额已突破130万元。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看了,也竖起大拇指点赞:“我要把他们的创业故事放进纪录片《互联网改变中国》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电商。
在见证新荔乡电商茁壮成长的李科武看来,互联网经济的深度介入,加速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电商既能得到丰厚的收入,又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它说明转型发展不一定非要等到工业化完成才可以信息化,而是可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式,推动快速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升级。
灵山的探索表明,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吸引了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效应、产城融合,一举多得。灵山县党委、政府层面着力抓好规划、管好导向、塑好环境,是步“妙棋”。今年第一季度,灵山主要经济指标位稳居前列。
根据规划,到2017年底,三科电商创业园电商交易额达3亿元,力争申报自治区级电商示范企业1-2家,培育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家以上;到2018年底,园区交易额达5亿元,建成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灵山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电子商务大有可为。下一步,我们将精心谋划,科学规划,全力做活‘互联网+’文章,全面提升灵山的信息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生机和活力。”展望未来,灵山县委书记廖应灿信心满满。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际电商节高峰论坛聚焦“互联网+”
4月7日,作为2016广西“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互联网+引领广西未来”“跨境电商新思路”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拉开帷幕。国际知名产业机构和重要商协会负责人、著名经济学家、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企业代表和组织齐聚一堂,共商广西电商发展大计,为广西传统 【详细】
自治区商务厅与聚贸电商签约
4月7日,在首届广西“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商务厅与聚贸电商平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广西企业集约化发展。 【详细】
[武鸣县]农村电商拓宽精准扶贫路
武鸣县采取搭建培训平台、线下联动合作、开发特色产品等措施,推动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 【详细】
“三月三”国际电商节开幕 线上线下掀促销狂欢
4月7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6广西“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在南宁市正式开幕,广西人迎来了自己的电商盛会。电商节期间,南宁市、柳州市、凭祥市、百色市等7市县开展各具特色的线上线下大型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