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十二五”时期,巴马瑶族自治县投入28.61亿元,不断夯实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人民特别是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投入资金10亿多元,大力实施河道景观、基础设施、城乡风貌、亮化绿化、旅游新村等项目,建成坡纳、达勒、达西、巴优等一批各具风貌的旅游新农村示范村屯。启动农村连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成甲篆、坡月污水处理厂和县城垃圾填埋场等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打造生态示范屯23个,完成绿化示范村屯198个、一般村屯555个;植树造林近23万亩32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投入2000多万元,整治赐福湖湖面,还湖于景,还景于民。
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建成巴马至大化二级公路,全县公路总里程达908公里。投入2.2亿元修建通村水泥路58条325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新建屯级路77条150公里,硬化通屯道路103条83公里,全县行政村四级以上公路通达率达90%。此外,加快建设巴马至平果二级公路和河百高速公路巴马段,都安至巴马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巴马通用机场列入自治区规划建设计划;百色机场更名百色·巴马机场,开通至上海、广州、桂林、重庆等城市航线。
针对“十三五”脱贫攻坚战,该县注重规划和实施好贫困村(屯)的道路、水利、电力、信息网络、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到2020年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该县要求,要充分利用县庆60周年项目建设机遇,加快推进自治区支持5237.31万元涉及22个重点项目建设,夯实脱贫攻坚公共服务资源基础;确保2016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2020年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屯实现屯屯通路、30户以上自然屯实现通水泥路或沥青路;加快打通乡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瓶颈路,建设产业基地道路。
同时,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大石山村户均要修建一个60立方米水柜,支持贫困村(屯)“五小水利”、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好贫困村(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在贫困村(屯)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安排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贫困村(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6年至2018年,精准扶贫农网投资项目工程4500万元,改造10KV及以下台区258台,总容量为8420KVA,对贫困村(屯)的供电网络和老旧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此外,要求加强贫困村(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农户危房改造。推动光缆入村入屯入户,2017年基本实现全县行政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2020年基本实现30户以上自然屯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提高贫困户建房补助标准,2018年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突出抓好贫困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建设贫困村(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及沼气工程,大力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程。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百色市非公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百色市注重组织非公有制经济深入开展“千企扶千村”暨“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扶贫统一行动”,以“一帮多、多帮一、多帮多”的结对帮扶形式,336家非公有制企业、48家商会和1家合作社与369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涵盖4541户。3年来,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800万元,招工扶贫6 【详细】
河池市领导到宜州开展脱贫攻坚帮扶活动
5月12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育伟率队深入扶贫联系点宜州市龙头乡董里村,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脱贫对策。 董里村距龙头乡政府27公里,全村总人口1950人,其中贫困人口283人,贫困发生率为13%,全村经济基础薄弱。 【详细】
陈武检查调研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
5月10日至12日,自治区主席陈武深入巴马瑶族自治县调研,检查以巴马为核心的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情况,并召开专题会。他强调,要把加快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作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培育我区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 【详细】
南丹“挂图作战”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在南丹县芒场镇脱贫攻坚指挥部里,挂着一张脱贫攻坚“作战图”,图上详细标注着该镇贫困村分布、贫困人口分布、脱贫目标、对应的扶贫工作队员、帮扶措施以及完成时限等内容。 【详细】
[巴马县]依托产业发展力推脱贫攻坚
“十二五”时期,巴马瑶族自治县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全县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