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大化讯 日前,大化瑶族自治县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一道,深入无公害玉米种植示范基地开展春耕种植,掀起发展生态产业助力脱贫活动高潮。
在大化镇凤翔村板坡屯无公害玉米种植现场,经过技术员的种植讲解后,党员干部拿起锄头,与群众一道,迅速加入到玉米挖坎种植活动中。搬运肥料、施肥、撒种、回坑……他们在各自的责任区内,干得热火朝天、一丝不苟。该县农业等相关部门精心组织,抢抓当前大好时机,广泛开展春耕春种活动,发展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养殖, 实现农产品向“三品一标” (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推进全县生态长寿特色美食开发,助推精准扶贫。
据悉,“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近年来,大化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加快发展、全力打造品牌”中心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全县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全县特色农产品开发取得了较好成效。共建立了6个以“三品一标”生产为主导的区、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示范区规模0.58万亩,辐射带动全县16.23万亩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在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带动下,全县有“七百弄”牌食用菌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秀河”牌白砂糖获绿色食品认证,17个蔬菜产品获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大化镇等13个乡镇生产的玉米产品获无公害玉米认证,龙眼等水果品种获无公害产品认证,“大化大头鱼”、“七百弄鸡”获国家地理标志称号。目前,全县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16.23万亩,其中无公害玉米产地认定13.86万亩、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0.0825万亩、无公害水果产地认定2.287万亩。( 覃文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化县]提速创业就业带动脱贫攻坚
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清坡村韦元勤凭借自己在海南长期务农积累的特色种植和管护经验,返乡创业种植黑皮冬瓜。采取“党建+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的模式运作,辐射带动全村4个自然屯,直接吸纳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5人参与种植和管护,示范点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增收约1.2万元 【详细】
大化“扶贫鸡”变“滞销鸡” 村民鸡年愁卖鸡
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大调村贫困户覃扬,去年领到政府扶贫鸡苗,养了280多只“七百弄土鸡”。眼看着鸡已长大可出笼销售,但他迟迟未等到鸡商前来订购。饲养这么多的鸡每日花销不小,他表示已无力承受。为尽快将“扶贫鸡”卖掉,他开车将一部分鸡拉到南宁廉价出售。如今家 【详细】
大化群众欢乐游园闹元宵
大化讯 2月11日,元宵佳节的上午,大化瑶族自治县总工会举办2017年元宵游园活动。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奖品丰厚,共设置猜谜语、知识竞答、吹乒乓球、夹珠子、盲人击鼓、定点投篮等十二个项目,吸引近 【详细】
河池:核桃树成为大石山区生态“摇钱树”
地处中国西南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广西河池市,自2012年起将核桃作为全市扶贫开发的首选产业“整市推进”。目前河池市核桃种植面积已达到241万亩,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核桃树变成“摇钱树”,日渐成为大石山区的“生态银行”和致富产业。 【详细】
东兰大同乡启动2017年油茶产业项目 今年计划种植2200亩
东兰讯 2月7日,东兰县大同乡在信河村纳巴屯巴建坡启动2017年油茶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在2017年扩种2200亩,到2019年连片种植达1万亩以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