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忠留 林丽格
“十几年前,全村人仅靠每户仅有0.9分的山旮旯地里种值玉米,种红薯,养猪,每年仅有三四百元的收入,全村人民群众生活状况一直都徘徊在贫困状态。但是,近几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尝到种果甜头的群众在满是山旮旯的土地里全部种上橙果,仅去年全村就有水果面积3050亩,仅这一项全村人均收入就达5800多元,是过去的两倍多。”靖西市南坡乡逢鸡村支书潘明伟娓娓道来,“现在谁还再说逢鸡村是贫困村,估计全村人都不答应。”
近年来,该乡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扶持政策为支撑,因势利导,立足当地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地域优势,倾力扶持,通过以奖代补、提供种苗、贷款贴息、技术指导等,积极引导贫困户种植水果。截至目前,该乡种植2.28万亩,户均种植达到3.4亩,2016年全乡水果挂果面积8000亩,产量16500吨,产值825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增收2204元;2016年贫困户发展种植水果693户,面积3031.2亩,产值收入近900万 元,种植水果收入达“八有一超”标准告别贫困382户。
产业有带头。原来人多地少,石头缝里种玉米、黄豆等“望天粮”,但凡有点力气的都外出打工,只留下“386061部队”。对此,该乡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不断育强党员致富领路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水果产业发展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制定党支部成员服务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成立逢鸡村柑橙协会党支部和弄栋屯等水果党支部,形成逢鸡村3050亩、达腊村弄栋屯2200亩等水果种植示范片,积极引导群众在石旮旯山区种植水果。
政策有扶持。为扩大水果种植规模,覆盖更多的贫困户种植水果,增加贫困户收入,该乡根据该市水果产业扶持的相关政策,出台并及时兑现一系列的扶持帮扶措施。近年来为贫困户群众免费提供水果苗木980750万株;在连片种植水果片配套建设地头水柜38个4280立方米保证果园基本用水,完成水果产业机耕路配套建设21公里,免费安装音乐诱虫灯2个和药物诱虫片3500多处,提高果树防虫抗病能力。同时,果农在投产前三年每年每亩得到300元的粮食补助。
科技有保障。为提高果农种植和管护的技术水平,提升水果产量质量,该乡坚持从农户领取苗木种植水果的那一刻起便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工作,聘请桂林水果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屯开展水果技术培训课,圩日组织技术员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同时组织果农到市内外水果种植基地现场观摩学习,交流经验,提高果农管护水平,提升果品科技含量。
销售有渠道。针对水果销售渠道少问题,该乡成立逢鸡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弄栋屯水果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对辖区内水果生产、销售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使得农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不断建立完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此外,该乡成功打造“金杜湾”优果品牌,提高知晓率、知名度,引进外地客商到点采购,成立电商销售模式,畅通网上网下销售渠道,增加果农收益。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地州镇生态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自“美丽地州·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靖西市地州镇认真贯彻落实靖西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建设美丽家园,成效明显。 【详细】
靖西渠洋镇闲置地变致富地
“今年我们村党建产业示范基地共有16名党员发展水果产业,面积达280亩,明年准备扩大到600亩。”4月5日,在靖西市渠洋镇同源村岩桃坡,芬芳的柑橘花香四溢,该村委会主任韦庆富向笔者介绍情况。 【详细】
企业落地 龙头舞动——靖西农民流转土地实现“三赢”
3月20日,在地处靖西市化峒镇五权村的海升集团柑橘种植示范园内,农民工们有的在锄草,有的在为果树施肥……示范园内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该公司的行政主管朱霞告诉我们,目前示范园正在进行柑橘果树春季护理。 【详细】
靖西市积极推动桑蚕产业发展
靖西市积极推动桑蚕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桑园面积达8万多亩,预计今年桑蚕产业产值达1亿元。图为3月20日,渠洋镇化城村蚕农正在喂蚕。 赵福播 农秀翠/摄 【详细】
[靖西市]年内将建成40个生猪养殖基地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3月14日,靖西市召开2017年第二季度党建重点工作部署会,对《关于推进村级集体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部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