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丹县把建设“美丽田园·生态粮仓”作为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全力推进粮食的绿色生产,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持续发展筑牢基石。
2017年,全县建立2万亩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基地,计划亩产550公斤,总产量达11000吨,总产值4950万元;建立 3个1000亩多功能油菜基地;培育100个新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培育2个稻米品牌;项目核心示范区节本增效5%以上,带动全县节本增效2%以上。
全力抓好双杂良种、优质谷、优质高梁的推广,实现粮食增量提质。2017年,全县完成推广超级稻种植8.12万亩、优质稻种植9.81万亩、单交玉米种植9.41万亩,全县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8%。
加快推进超级稻、间套种示范推广。大力示范推广超级稻以及在甘蔗、果园、玉米地间套种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全县共推广间套种7.18万亩。
以五个千百亩示范项目带动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一实施千亩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二实施千亩水稻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示范项目;三实施千亩富硒有机米生产示范项目;四实施百亩有机水稻示范项目;五实施百亩优质稻高产攻关示范项目。大力推进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滴灌技术、循环生态农业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自2014年以来,全县大力推广稻鱼和稻鸭共生技术和模式,全县累计推广稻田养鱼
6000亩,其中2017年推广3500亩;累计推广稻田养鸭14200亩,其中2017年推广5000亩。
大力推广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粮食品质。近年来,南丹县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绿色有机种植、农药和化肥零增长等绿色粮食生产技术,维护南丹粮食绿色生态、品质安全、营养健康的质量形象。全县建立巴平米、富硒米、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基地面积2.5万亩。全县建立水稻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4个,建立绿色防控技术展示区4个,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48盏,并采用2架无人机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生态巴平大米、“溪谷源记”富硒有机大米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达100%,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100%。
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提升水稻社会化服务水平。2015年在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河池市首个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每年集中育秧2000亩,确保示范区主导产业——生态巴平米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0%以上。
该县还紧紧围绕冬种绿肥、中低产田改良、增施有机肥和地力监测等开展工作,每年在全县范围内种植油菜、绿肥6万亩以上。自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种植绿肥面积达25.73万亩、增施有机肥8万亩,以此来改良土地肥力和耕地质量,年均耕地质量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年油菜和绿肥产量达9000吨以上,亩减少化肥施用纯量5公斤以上,亩可节约成本投入30元以上,极大地降低了化肥的残留污染,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丽峰 冯红柳)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丹县]着力打造“国家园林县城”
近年来,南丹县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加大县城园林绿化建设。 【详细】
南丹县组织召开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现场观摩会
8月10日,在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的水稻绿色高产高效项目万亩示范基地里,南丹县农业局组织召开了2017年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现场观摩会,全县11个乡镇的农技站站长及部分农技人员、当地群众共近100人参加了观摩会。 【详细】
[南丹县]“引智”攻关促产业升级
没有林立的烟囱、刺鼻的味道和横流的污水,映入眼帘的是林荫绿地、小桥流水和亭台楼阁。近日,记者走访河池·南丹工业园区,这个以有色金属加工为主的园区,环境之好让人惊叹。 【详细】
南丹县农业局大力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示范点建设
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确保贫困群众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南丹县农业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投入农业项目资金351.696万元用于扶贫产业发展。 【详细】
[灌阳县]超级稻生产技术世界一流
87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仍活跃在田间地头。8月5日,他冒着酷暑,来到灌阳县的农业部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基地调研,得知基地今年一季稻加再生稻亩产测算达到1500公斤,连连称赞:“灌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了不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