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谌贻照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现代化生产线在轻柔舒缓的轻音乐中缓缓流动,各个环节的技术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一辆辆崭新的微车驶出车间。这是4月2日记者在上汽通用五菱西部工厂看到精益化生产的一个“诗意流程”。

  2004年产销20多万台,2005年突破30万台,2006年超越46万台,取得行业第一。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在诠释这一串一路攀升的数字时说:“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产量提升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而是总结出了保证上汽通用五菱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以我为主,集成共享。”

  集成资源角逐微车市场

  “与国内重点大学、科研机构结成战略合作同盟,突破闭门造车的‘围城’”。这是上汽通用五菱选择的自主创新之路。

  去年5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与湖南大学正式签署了一份长期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安全车身及轻量化等方面研究。而在此前后,该公司广泛地邀请产品研发合作伙伴以结成战略研发团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吉林大学、宝钢、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战略资源也纷纷结盟。一批站在各自研究领域最前沿的博士纷纷进驻上汽通用五菱总部,在车间与工人一起造车,在各个部门做调研,一点一滴地收集数据,积累经验。

  上汽通用五菱自实施研发创新战略以来,已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高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200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由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发的微型商用车五菱之光,创造了国内同类产品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纪录,2006年产销双双突破30万辆,成为年度产销量最大的单一平台车型。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桂萍博士如此叙述她加入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发团队的感受:这种合作形式加深了我们的感情和信任,我戴的是五菱员工牌,有一种责任感,单纯做科研项目是没有这种感情的。

  “中中外”管理别具特色

  上汽通用五菱柳州基地共有两大制造工厂:东部工厂和西部工厂。2002年,“中中外”合资以来,三方资源和管理优势在此融合,演绎出独具特色的上汽通用五菱生产和管理模式。

  东部工厂是造车经验积淀的聚集地,合资后,股东方通用带来了通用百年制造管理经验的精华——GMS(通用全球制造体系),在制造质量、物流、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方式,使东部工厂在无大规模硬件设施增加的情况下,产能由原来的5万辆提升至现在的21万辆。

  西部工厂是上汽通用五菱集成股东三方优势资源,并经过本土化创新的结晶。它是上汽通用五菱“低成本、高价值”的造车理念与通用全球制造工艺精髓的集合点。

  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管理模式让企业活力勃发:今年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全线产品销量突破17万辆,产量突破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5%和14.9%,继续领跑微车市场。

  一流企业的“责任意识”

  2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郑钢毅(Thomas Drumgoole,来自美国)与公司员工一起上街打扫卫生、参与“城乡清洁工程”。他说:企业人也要担起社会责任。最近,他又一次出现在上汽通用五菱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北京举办的“红十字天使计划——上汽通用五菱博爱基金成立暨博爱行动”启动仪式。“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和“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企业责任意识已深深烙在上汽通用五菱全体员工心中。公司有着来自多个国家的技术专家,他们语言不同,肤色不同,经过文化差异的磨合和融合,已炼为一个目标一致、高效合作的团队。

  该企业的全体员工不仅在推进先进管理及生产能力时凝结了团队精神,共同承担社会责任也已成为共同的意识。2006年7月底,公司正式成立上汽通用菱慈善分会,设立了1000万元的慈善基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