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右江区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强化服务效能,“一厂一策”与多方联动并施,全力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3.6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其中非公工业企业25家。
“一对一”联系帮扶企业。成立工业项目工作组,区委主要领导、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工作组组长;建立了《区委班子领导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及其企业制度》等制度,区领导“一对一”联系帮扶企业。区领导经常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召开工作研判会,为宏亚锰新材料有限公司、众森木业有限公司、安基交通设备电子有限公司、光大锰业公司等企业解决土地、道路、资金、用电价格等问题,尤其对光大锰业公司等企业因电价问题面临停产困境给予电价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厂一策”分类指导企业。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深入分析研究,做好分类指导,实施“一厂一策”跟进式指导,由区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工商联、发改、人社、土地等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以政策落实、融资贷款、帮扶措施、项目审批、党建工作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指导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土地、用电、用工等40多个问题。此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帮扶,制定区本级扶持企业政策,全力为企业生产减负;成立“右江区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建立了纳税人权益保护和协调联席机制;设置举报电话,接受非公企业对纪检监察对象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畅通了非公企业投诉渠道,保护非公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
多方联动“保姆式”服务企业。在右江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非公有制企业绿色服务窗口”,将行政审批项目、设定条件、申请条件、申报程序、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信息,以书面形式对非公企业实行一次性告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建立健全非公企业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右江区工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暂行办法》、《右江区工业园区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右江区非公有制经济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时宣传和实行惠企政策,设立中小企业监测点,由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开展重点中小企业培育和组织企业申请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共向百色金融机构推荐12家需贷款企业,甘化公司和万林糖业两家企业共申请到自治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39.52万元;举办“关爱农民工”企业用工招聘会,发放《就业服务指南》、《就业政策解答》及创业优惠政策和招工信息等宣传资料3000余册,入场招聘企业40余家,提供用工岗位2000多个。此外,收集编印《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实施细则文件汇编》、《广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汇编》2000册,免费发送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学习。
□周晓涛 黄程桂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防城港引入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 贷款利息能用红薯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建设国家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防城港市引导互联网金融“下乡进村”,拓宽农业融资途径,反哺“三农”。互联网金融、手机银行、P2P这些原本在城市流行的“热词”,正不断 【详细】
“十二五”广西开放合作回望 服务“桂企”走出去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性的投资贸易合作机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部分沿线国家和地区缺乏有效沟通平台,政府与政府间的对话合作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地方对外开放程度不同,企业先行势单力薄。在我区各地积极融入“一 【详细】
[那坡县]着力服务县域非公经济发展
2015年以来,那坡县在服务非公经济企业上下足工夫,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县非公企业有5522户,注册资本总计99775.87万元。 【详细】
自治区工商联:主动作为服务好非公有制经济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自治区工商联十一届五次执委(扩大)会议上获悉:2015年以来,全区各级工商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强化服务促进转型升级,助力民营企业稳步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详细】
立足农机服务“三农” 贵港市农机化工作走在广西前列
2011年以来,我市农机系统着眼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农机化工作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全国有影响、全区有地位”的行业先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