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迎面而来的是一辆辆运土、装满材料的运输车,路边的一个个工地上挖土机、起重机嗡嗡作响,工人们大汗淋漓地在搬运、敲打着,热火朝天的干劲,轰轰烈烈建设的场面在冬日的严寒里显得异常热闹……
据统计,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2006-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48亿元,年均增长35%,其中2008年突破20个亿,同比去年增长30%以上。自2006年以来,开发区探索和创新投融资机制,突破建设资金瓶颈,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通过组建建设投资总公司、华盛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土地储备供应中心三个融资平台,采取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密切银行合作、吸引民间资金、盘活国有资产四项措施,共筹措到资金约8.5亿元,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强化平台建设,提高筹融资协调能力。通过整合国有土地、房屋资金等良性资产、加大资金投入、收购储备国有土地等资源,强化建设投资总公司、华盛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土地储备供应中心三个融资平台,注册资本2.79亿元,拓展三个平台的经营业务范围,初步形成了一个融资、开发、经营、建设的有机整体,大大提升了筹融资的能力。为加强筹融资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工业、建设、融资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的筹融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筹融资办公室和项目前期办公室,抽调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专门负责,重点了解跟踪信息,主动对接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着力做好项目融资前期工作,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及时搜集整理最新的项目资料进行信贷可研制作,对成熟信贷项目进行包装,使筹融资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先后包装了道路、排水等10多个基础设施和土地储备项目向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通过审批放贷项目8个,共获得资金近5亿元。
——争取资金扶持,增强筹融资配套能力。积极争取各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得到了自治区、南宁市政府给予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资金约1.4亿元。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引导企业项目升级,争取上级技改贷款贴息、科技经费、专项资金等各项扶持、补助资金累计1亿多元。仅2008年,开发区共争取得到上级各项扶持资金近4000万元,为主导产业扶持、重点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等提供了资金保障。
——突破银行贷款,缓解资金使用压力。十几年来,开发区的前身武鸣华侨农场及所属企业所欠农行贷款一直无力归还,使开发区成为银行放贷的高风险区,影响了向金融部门的再贷款工作。为扭转这一局面,2006年开发区新班子主动与金融部门对接,争取上级部门和金融部门支持,根据有关政策通过债务买断等债务处置方式,获得银行减免债务1亿多元。同时争取政策性贷款和增进与商业性银行的合作。通过组织银行参观开发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和工业项目的方式,提高了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开发区的积极性,与商业性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8年,开发区以土地储备中心作为平台向广西北部湾银行贷款获得5000万元;近期向广西北部湾银行申请贷款3000万元用于武华一级路西段延长线工程项目、向武鸣县农村信用社贷款800万元也获批放贷。开发区广西北部湾银行的信用额度也从原来的7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
——挖掘潜力,以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为解决财政可支配财力不足的难题,开发区在充分利用好区、市各项补助资金的同时,还通过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至2008年累计利用社会资金5亿多元对开发区的道路、排水、标准厂房、综合市场、服务中心等进行投入建设,仅2008年社会投资就达到2.3亿元,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本级财政的资金压力,促进了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经营盘活,变“资产”为“资金”。一方面是营造好土地周边环境,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小街小巷改造及景观亮化工程,带动土地增值、升值,2005年以来,开发区共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690多亩,实现出让金收入1.7亿多元;2005年开发区挂牌出让的经营性用地最高地价为18万元/亩,2008年挂牌出让的经营性用地最高达到44.34万元/亩,创下开发区经营性用地挂牌出让最高地价;另一方面结合旧城改造和国企改制,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国有土地收储工作,先后收购储备土地2700多亩,为抵押贷款创造条件。
通过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完善了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功能,为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大工业落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几年来共引进项目149个,合同投资总额110多亿元,实际到位内资66.7亿元,新批合同外资2.214亿美元,引进项目数量和资金总额超过1960年建场至2004年开发区成立以前44年的总和,外资增长速度已连续三年保持在全市领先地位。目前,开发区内有160多家企业,新引进投产的有70多家,在建项目40多个;2008年工业总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47%,2008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达1.255亿元,同比增长36%,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百色农业科技园区: 再次跻身全国优秀园区行列
近日,科技部公布2019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结果,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评全国优秀园区,位列118个园区中的第16位。据了解,这是该园区2012年获评全国优秀园区后,又一次跻身全国优秀园区行列。 【详细】
平桂区“藕莲天下”特色水生蔬菜产业示范区:荷塘飘香引客来
7月,正值荷花盛开的季节。走进贺州市平桂区“藕莲天下”特色水生蔬菜产业示范区,放眼望去,连绵十里的荷田,一片碧绿、红花争艳、白鹭群飞。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猪栏和丢荒田地,如今却变成一个集种植、观光旅游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实现农民增收和 【详细】
罗城首家企业上市实现了“零”突破
广西玉麒木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6月落户罗城工业园区。该公司于9月24日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正式鸣锣挂牌上市,这是罗城首家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公司,标志着罗城企业在全国股权交易所挂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详细】
富川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初显助推效应
在盛下的太阳下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富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只见地 里一片绿意盎然,刚摘下的黄金瓜金灿灿的惹人垂涎。该合作社负责人毛献 说,“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建设,让农民收入增加,村庄变美丽,传统产业升 级换代。” 【详细】
灵山优质荔枝生产基地——龙武农场
灵山县龙武农场是县直属国有农场,位于县城西郊江北公路边,距县城10公里。全场现有职工1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人,是全县水果种植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单位,也是著名的灵山优质荔枝生产基地之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