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义华 卢庆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队”后的第一年。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抓紧住机遇,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跨越,临港产业加速集聚,各类经济指标大幅增长。上半年,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2.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7.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7%和522%;货物吞吐量完成2239.3万吨,同比增长58.2%,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钦州追求大工业的梦想,正一步一步接近预期目标。

  放眼钦州港腹地的黄金海岸,中石化、林浆纸、燃煤电力、粮油加工、铁合金、保税物流项目等支柱产业集群生机勃勃。

  石化产业挺起钦州工业脊梁,也是钦州港最大临海工业产业。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的钦州港石化产业园,已成为集聚石化产业的重要载体,规划布局乙烯及深加工、芳烃及深加工、碳四深加工、煤盐磷化工、生物化工等5条产业链。

  中石油广西石化一期工程投产后,加紧建设二期工程第二条1000万吨炼油生产线、100万吨乙烯、30万吨原油码头及航道,规划建设石化产业链项目55个,总投资860亿元,将建成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的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年产值超2000亿元。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另一个耀眼的闪光点,是以林浆纸产业为支柱的金光工业园区。金桂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瞄准“世界一流”目标,建设总规模为180万吨浆、310万吨纸,计划总投资410亿元。去年9月8日,投资79亿元、年产30万吨热磨机械木浆和60万吨食品级白纸卡的金桂一期工程顺利投产,1至6月,该项目制浆17.7万吨,实现产值5.19亿元。

  以国投钦州电厂构筑能源产业集群,是钦州港工业园区走集群式发展之路的杰作。开发区依托深水良港海上资源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利用国内外煤炭资源和国外油气资源,建设进口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和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发展电力、酒精、热电等能源产业。目前开发区主要能源项目有总规模720万千瓦的燃煤电厂项目、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木薯酒精项目、中电投热电项目及商业储备油库、7万吨煤炭储备基地等。预计到2012年,能源产业可实现产值110亿元,成为钦州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柱。

  依托深水港口及区位优势,钦州港区大力发展铁合金、镍铁、锰钛加工、铝材加工等,同时开发高端铝板常箔材和铝箔坯料、复合包装用材等精细产品。

  在金谷工业园东南面,目前规划布局了不锈钢、电解金属等新材料金属工业,已进入开发区的冶金类项目有7个,其中5个已经投产,初步形成近50万吨/年加工能力。全部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在金谷工业园中的勒沟作业区,是粮油加工类产业集中区。其中大洋粮油80万吨大豆综合加工项目,年可产油脂约14万吨、豆粕66万吨,工业产值25亿元;中粮钦州粮油加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粮油加工能力超过300万吨,仓储能力达到33.8万吨,同时配备5万吨级码头泊位和铁路专用线等物流设施,预计年销量收入超100亿元。

  产业的加速集聚,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工业的“1+5”规划正迎面而来:力争到2012年打造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石化产业,着力打造能源、造纸、粮油、冶金、物流五大产值超百亿元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500亿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