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友好合作的园区大门(资料图)
近日,记者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园区)获悉,截至2013年6月,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95亿元。目前,园区已正式签约入园项目5个,总投资额44亿元,投产后年产值达191.5亿元;明确入园意向的项目16个,总投资91.6亿元,预计产值439亿元;在谈项目14个,总投资162.5亿元。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园区全球招商引资工作风生水起,显著成效。
机器轰鸣,塔架林立。记者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看到,首批开工建设的慧宝源生物制药、广西港青油脂两家企业项目正快马加鞭。据了解,9月份还将有3个产业项目开工,首批所有项目计划年内全部开工建设。昔日荒无人烟的海边盐碱地正变成“两国双园”建设的热闹大工地。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投资合作局局长左孔天介绍,在产业规划上,依据中马两国企业的共同需求,规划确定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重点产业。一年多来,园区积极探索招商新模式,通过专题推介、委托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模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制定了《委托招商管理办法》。上半年,先后赴马来西亚、港澳台、广东等地开展了系列出访和宣传推介活动,建立了园区网站,配套开展宣传推介。通过系列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园区知名度。截止6月中旬,园区累计走访回访的企业共26家,接待海内外客商3600余人,到开展园区考察的企业300余家。
今年7月,随着中马投资协议和合资公司合同正式签订,“两国双园”模式正式激活。“合资公司成立,中马双方合作将进入实质性的运作。未来,双方会在投资、管理、招商等方面开展具体化的操作,并保持常态化。”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市委常委黄洲介绍,下半年园区力争打通启动区“三纵三横”路网,建成供水、污水网管,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亿元,形成启动区功能配套初步框架。目前,园区7.87平方公里启动区为平台,争取年内促成10个产业项目开工,力争有20个产业项目签约入园。
开园一年多,园区完成征地7000多亩,吸引5大项目入园。据统计,目前共完成了清真食品产业园项目、北部湾亚太重工项目、慧宝源(钦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辣木小分子肽原蛋白肽生物加工厂项目、钦州中马粮油加工项目等5个项目的协议洽谈,正式签约入园,总投资额44亿元,投产后年产值达191.5亿元。已经明确入园意向的项目16个,总投资91.6亿元,预计产值439亿元。在谈项目14个,总投资162.5亿元。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毗邻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和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主要布局工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居住区等功能分区。园区计划分三期建设,初步规划建设六大产业。首期15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7.87平方公里,该园区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政府合作的第三个园区。
园区区位示意图(资料图)
园区总体规划图(资料图)
2011年4月2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马来西亚,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出席中国—马来西亚经贸投资合作论坛,达成双方共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共识。(资料图)
2011年10月2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南宁亲自见证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高虎成与马来西亚贸工部部长慕斯塔法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签字仪式。(资料图)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凌云县]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逾三成
今年以来,凌云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据统计,1~4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36.8% 【详细】
贺州市十大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5亿
今年以来,我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建设以高效、特色、生态和外向农业为特征的特色种养基地,今年共组织农业(种植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10个,计划投资14.1亿元。截至4月初,实际开工项目7个,完成投资4.84亿元,完成投资占全年投资计划任务(14.1亿元)的34.5 【详细】
钦州市首季招商引资“开门红” 总额125亿元
今年一季度,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开门红”,实际引进内外资总额12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4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1%。 【详细】
贵港市培训招商引资业务骨干
4月27日,我市举办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市委副书记雷应敏在培训班上作总结讲话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详细】
[港南区]首季投资到位资金近14亿元
4月27日,坐落在贵港市港南区的史丹利化肥贵港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做开工前准备工作,预计5月初开机试产,能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学师表示,投资1亿元来扩建,是因为看好当地的投资环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