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东湾物流园区就是现代物流的“试行者”。 胡雁 摄
“什么是现代物流就是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从运输到销售到货品优化分配,再到资金回流、融资生产的过程全部由物流解决,企业只管生产就行。”9月25日,防城港市商务局副局长、物流办常务副主任、东湾办主任朱清华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了现代物流的概念,但他表示,这一概念说起来容易,但理解并实施,还需要一段过程,而东湾物流园区就是现代物流的“试行者”。
搭好平台 引百企入园
东湾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虽然很多地方现在还是一片空旷土地,但其形成产业群的潜力、市场前景和商机,却是远远超乎想象的。
朱清华说,现代物流就是多方物流,能够集结在一起的物流方越多越好,因此,为了吸引物流的各种承接方入园,先搭好一个平台是很重要的。于是,东湾物流加工园区全面加强环境整治,清理3500亩非法养殖、2500亩非法种植、15000平方米非法构筑物。另外,还加快建设了地下排水管网、220KV变电站及东湾大道,不断完善加工园区的水、电、路配套,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东湾物流园区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没有白费,大海粮油、惠禹公司、岳泰饲料等大企业都被东湾物流园区的大前景所吸引,纷纷来此投资建厂,没多久,园区的物流“第一方”企业基本上“名额全满”。
名企互动 物流威力初现
朱清华说,目前进驻东湾物流园区的项目和企业基本上已经饱和,但是如何让这些企业互相联动,发挥现代物流的最大效应,这才是东湾物流园区的根本使命所在。
事实上,防城港物流市场显现的巨大效益前景在去年下半年已初露“峥嵘”,许多原有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在分享“红利”。比如东兴市万通物流公司,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货运量每月翻番,其中一个月的物流产值超过上一年四五个月的总和。
而物流业的“委托方”,以大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为例,东湾物流园区创造条件,为其提供了铁路专用线1.5公里、18万吨的大豆筒仓、6万吨储油罐、散粮输送及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据资料统计,2012年,大海粮油上半年度实现总产值516800万元,完成销售额收入521714万元,实现纳税总额8.06亿元。
整合资源 发展前景无限
今年是防城港市建市20周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干成20件大事,大干20件大事”的口号,对东湾物流园区也提出了年产值超千亿元、税收超百亿元的目标任务。对此,朱清华信心满满地表示,园区内5个粮油加工厂的年产值已经达到300亿,正在建的150万吨重交沥青项目预计年产值可以超过500亿,再加上近2500亩的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年产值超千亿是不成问题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懂得整合资源的就是“大赢家”。东湾物流园区依托于现代物流及其区位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吸引一批实力强、规模大、辐射面广的物流企业纷纷入园建设生产,也吸引了一批大型产业项目在此聚集。有东湾物流园区的成功范例在前,防城港市继续规划建设了以进出口物流为主的冲仑物流园区和以农产品物流为主的公车物流园区,而其它的物流园区还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建设。届时,防城港市将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个千亿元园区,成为防城港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南县]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江滨城市
今年以来,平南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江滨城市”目标,以“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和“1010”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详细】
[平南县]打造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枢纽江滨城市
航运量仅次于长江的西江,流经平南县城及4个乡镇,全长44公里,常年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依托岸线资源的优势,“十二五”期间,平南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以西江为主轴,以港口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城镇化为依托,走出一条港口、产业 【详细】
黄元明:奋力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江滨城市
“这是平南面临的又一重大发展机遇!”近日,平南县委书记黄元明就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平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表示,平南县要抢抓新的历史机遇,更加积极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以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的提升推动经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