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王秋香 通讯员张林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临近年底,“红包”提前领到手,这幸福似乎来得有些快。西乡塘区坛洛镇富庶村村民李汉明全家年收入增加到3万多元,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11月27日上午,南宁市富庶百香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扶贫产业分红仪式在坛洛镇举行。参与入股“百香果”扶贫项目的1749户贫困户领到了近70万元分红,个个农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去年12月,在南宁市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南宁市富庶百香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百香果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每户用财政补贴资金2000元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与公司合作开发百香果示范种植基地,公司每年给每个入股农户固定分红400元。这种方式也是南宁市创新推行的“异地产业扶贫”模式。百香果扶贫产业基地建成后,覆盖了西乡塘区金陵镇乐勇村、坛洛镇三景村和富庶村的1749家贫困农户。

  该公司董事长甘宣然告诉记者,贫困户不仅有固定的分红收入,还有土地流转收入和在基地务工两方面的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到百香果基地,农户每年每亩土地得到租金1000元。目前,该公司累计土地流转4500多亩,其中贫困户土地流转面积达2100亩,涉及197家贫困户。贫困户的土地流转后,还可到基地务工赚钱,目前百香果基地已累计吸纳贫困村和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700多人次。3种收入让贫困户年收入实现增长。

  村民李汉明就是受益的贫困户之一。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他有5亩地土地流转,收到5000元租金,在百香果基地分红得400元,同时在百香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每月可领2400元工资,今年全年收入就达34200元,大大地超出了贫困户收入标准。

  “南宁市创新采用‘异地产业扶贫’的模式,形成‘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事实证明,异地产业扶贫结出了硕果,正逐步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市扶贫办主任覃思源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