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1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景碧锋 秧玉付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景碧锋 通讯员秧玉付)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桂北大地上散落着众多古村落。有资料显示,在2015年8月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桂林共有49个村落榜上有名,占据了广西89个上榜村落的“半壁江山”。

  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遗存,如何让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适应旅游和经济发展,成为了目前地方各级政府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推出“记住乡愁·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系列报道,关注正在变革中的桂林古村落。 

  修葺一新的北芬大村。记者景碧锋摄

  投资6.35亿元,以古民居开发保护为引擎,促进村落发展

  2月中旬,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率队到象山区,实地考察了北芬大村及该村新村人居环境示范建设、特色农业观光等部分在建项目。

  赵乐秦强调,北芬大村古村落是桂阳公路边上的一颗“明珠”,要合理利用、有效开发,在城南片区打造以古民居参观、民俗文化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大景区,丰富桂林旅游内涵,助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赵乐秦指出,随着桂阳公路这条旅游黄金通道的扩建完成,北芬生态旅游名村将迎来一股旅游热潮。老村要继续保留又“老”又“土”的本体和古香古色的韵味,让人记住乡愁。新村要干净整洁、宜居和谐。隔壁的北芬小村也要进行风貌改造,形成一个整体。

  如今,传统村落的开发和保护在各地如火如荼,北芬大村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受到如此青睐

  3月14日上午,记者驱车从市中心十字街出发,一路向南。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位于桂阳公路西边的北芬大村。跟着村民谢六息,记者走进了北芬大村。

  在村口,一座新修的牌楼拔地而起。在牌楼的背后,一条笔直的柏油路向村里延伸开去。道路两旁,花木葱茏,围着一座座独家小院。一幢幢带有桂北特色的民居矗立在道路两旁,小青瓦、白粉墙、花格窗,安静祥和,花木扶疏,不由得让人心生羡慕。

  尽管春寒料峭,然而来北芬大村旅游的人仍然络绎不绝。走进北芬大村老村,绵延不绝的古民居,四处散落的古井、古树、拴马桩,沿着石板路在老村里散步,仿佛时空穿越。

  谢六息介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村里的很多村民在老村外面起了新楼房,搬离了老村。2009年,村里引进了旅游公司,联合对老村进行开发打造。这几年,游客不断攀升,2016年,北芬大村的游客达80万人次。象山区委、区政府联合两家企业,计划投资6.35亿元,打造北芬生态旅游名村,内容包括古村落保护、新村人居环境示范建设、侗情水庄民俗文化体验、特色农业观光等项目。

  旅游公司的进驻,古村落的开发,使得北芬大村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北芬大村的族长谢送喜看来,村里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毗邻桂林市区,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域优势。随着桂阳公路的扩建通车,一系列项目的落实,村里将迎来快速发展。

  

  北芬大村引进的项目侗情水庄设计效果图

  400多年悠久历史,文人辈出,丰厚的文化存留,成为北芬大村独特的资源优势

  北芬大村的村民以谢、肖两大姓氏为主,近年来因为村落的开发,对村子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村里的退休教师谢运串参与了其中,他给记者聊起了村落400多年的历史。

  北芬大村位于象山区二塘乡北芬村,距桂林市中心15公里。明末清初,桂林至阳朔有近百里路程,每十里一驿站,北芬大村就是其中的第三个驿站。

  站在老村的高处俯视这一大片房屋,依然能感受到村子昔日的辉煌和大气。村里的老房子都是土木结构的青砖瓦房。全村家家相通,户户相连,遇到危机时一呼百应。村里曾经建有16座闸门,巷道口两侧石制的凹槽,便是当年的闸门基座;闸门上有炮楼,在过去的年月里,有人放哨执勤,守护着每一位村民。可惜,这些,后来都被毁了。

  都说人杰地灵,地因人而灵。“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这是在村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在漫长的岁月里,北芬村科第不绝,举人进士,人才辈出。到了民国有人考到黄埔军校、北京高等警察学校,到了现在,考入高等学府的更是大有人在。

  村里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谢树琼。清道光年间,谢树琼高中进士,官至六品,就任陕西抚台。谢树琼在村里的故居距今已有近200年了,虽然早已坍塌,然而仍然可以看得出房屋的整体格局,房屋分为两进,有前厅、堂屋,天池中摆放有石缸。

  北芬大村的人至今仍然怀念着谢树琼的好。村里有一圆一方两口古井,分别坐落在村子的东西两边,井水清澈,水味甘甜,一直是村里的主要水源。村里人把圆井称作“老井头”、“长寿井”。村里共有800多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32人,占总人口14%,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人。

  村里人谈起这些,都说得感谢谢树琼。原来,过去村里的饮用水都是漓江支流的水,取水的路途遥远不说,到了汛期还得提前备水。谢树琼回家探亲时,了解到这些情况,就为乡亲们打了这两口井。

  目前,按照相关规划,桂林本地一家旅游公司已租用部分村民的老屋,正在修缮改造,准备打造成民宿精品酒店。

  

  北芬大村刚刚建成、古色古香的侗情水庄购物街。记者景碧锋 摄

  以北芬大村的开发建设为样板,持续探索和推进地处城区的农村建设

  北芬大村属于城区的农村,在新村的建设和发展上,并不享有国家及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因此在村落的建设上,与一些县域的农村有所不同。

  二塘乡党委书记李光祥跟记者介绍了村里的发展思路。

  北芬大村紧挨着平山、瓦窑,是名副其实的市区“南大门”,全村有土地3000亩,水田560亩,农户211户,总人口870人。村里的人主要靠外出打工、种养和个体经营,村民人均年收入1.58万元。由于距离城区近,村民具有较强的发展意识,村庄也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然而,就村落本身所拥有的资源来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北芬大村是二塘乡及桂林市区周边城区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地处农村,而管辖却属于城区,享受不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区位和本身资源都非常优越,却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建设和开发。

  直到2009年,村里引进旅游开发公司,联合象山区政府,确定了村里的发展思路。以新村建设、古村开发、民族风情园等项目带动村子发展。

  李光祥说,北芬大村能得到这个机遇,还得益于市委书记赵乐秦力主倡导实施的“北通南畅”工程中的“南畅”工程。2013年3月,“北通南畅”工程启动实施,经过近4年的建设,作为“南畅”工程项目的桂阳公路已经主体完工。桂阳公路和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成后,可统筹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漓江环境治理、沿岸扶贫开发、古村古镇保护开发等,而北芬大村就是其中一个受益的村子。

  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北芬大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采访当天,记者乘坐着村民集资购买的观光电瓶车,在村里穿梭,参观了“新村人居环境示范区”。这里干净整洁、花木扶疏、宜居宜业;在古村落区穿梭,见到了刚刚建成的古村落小广场、旅游商品街,以及准备开发的古民居。“三月三”即将到来,村里投资2.5亿元的侗情水庄即将开门试营业,这个集娱、住、吃、购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景区,是容纳了民族风情体验、文化、建筑、公益博览、美食等多方面展示的“民俗文化旅游区”。村里还规划通过土地流转,拟建设“特色农业观光区”,建成集现代化的农业种植、观光、采摘、冷链仓储于一体的观光农业示范区。

  在规划中,北芬大村还计划建设环村的观光示范路,实现新村—古村—生态农场—民族风情园的有效连接,形成北芬大村的旅游圈业态。

  记者了解到,二塘乡将以侗情水庄项目的开发,促进北芬大村的发展和建设。以此为样板,持续推进桂林森林公园、汽车城南客运站,以及农业、旅游休闲项目的开发建设,促进附近村落的发展建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