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2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以前我总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在那里,市民的整体素质比较高,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三五成群的市民悠闲地散步、跳起欢快的舞蹈……而如今,我却打消了这种念头,因为我们乐业这几年来在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人们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这里就是我养老的最佳选择。”这是该县人大退休老同志周大爷的心里话。

  2012年,乐业县提出了创建广西文明县城的战略目标,并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群众主体、讲求实效”三个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为该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营造优美和谐的社会环境。

  市容市貌日新月异

  走在乐业县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便民道路,崭新的果皮箱……

  这是该县在不断总结往年市容检查考核经验,加大专项整治力度,让市容环境日新月异的结果。

  在创建过程中,该县加大违法违章建设查处力度,坚决拆除违法建筑、临时搭建物,做好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破损广告、标语牌、条幅的清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共拆除违法建筑、临时搭建物4处,出动人员500多人次,清除破损广告、标语牌、条幅200多条。

  为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实施居民区巷道改造,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该县因地制宜,通过“上级帮、社会捐、自己筹”等方式共投入城市道路建设经费650万元,硬化居民区巷道15条。

  “像在以前,我们虽然生活在城里,但上一次街也不容易,没有水泥路,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到处乱排,道路都是脏的、湿的。现在好了,水泥路铺到了我们家门口,还装上了路灯,就是晚上上街也舒服多了!”家住该县板霞居民区的黄彩英大妈高兴地说。

  脏、乱、差和乱停、乱占、乱建一直是城市的“牛皮藓”,也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对此,该县实行县直各部门“包街路巷”和各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活动,实行垃圾定点定时倒放制度,全面彻底整治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河道、车站、建筑工地、学校、城乡结合部、城市主要出入通道、下水道明沟等区域的卫生死角;严格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确保统一标准围挡作业,确保城区建设工地实现封闭施工、净车出场、密闭运输,杜绝了建材与渣土运输对城区的二次污染,确保了城区道路的干净整洁,城区市容环境明显改善。

  生活垃圾乘车进“家”

  “现在我们每位环卫工人都有一辆手推车,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提着一袋刚清扫的垃圾来回跑了,我们可以从街头一直扫到街尾,再将手推车里的垃圾拿到垃圾中转站,再由清运车将中转站的垃圾运送到垃圾填埋场,全部都是用车了,想想以前我们人想坐趟车都难,但现在连垃圾也都坐上车了。”环卫工人张大姐笑着对笔者说。

  该县高度重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共组织筹集资金570万元,投入环卫设施建设。先后新建2座公厕、2座垃圾中转站,在各大街小巷道路上投放了250只垃圾桶、280只果皮箱,购置运输车12台。建成了总投资2797.94万元,占地面积173.8亩,日处理能力35吨,总库容29.54万立方米,使用年限为12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具备完善的水平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雨污分流系统等填埋气导排系统等,真正实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

  据了解,该县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以来,每天的生活垃圾全部运至该厂,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垃圾车进厂计量、每日压实覆盖、定期喷药消杀、污水集中处理、沼气有效导排等,该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75%以上。

  生活污水转身变清泉

  几年来,该县以创建广西卫生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加大对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通过申请国家补助资金3500万元,银行贷款14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305.02万元,建成了总投资6205.02万元,占地30亩的首座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近期土建1万吨/日,日处理污水0.5万吨。同时,完成新建污水管8.22公里,旧城区排污管(沟)改造17.69公里,实现了城区的污雨分离,居民的生活污水有了专用的排泄渠道。

  现在,居民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污水管网汇集到到污水处理池内,通过一系列处理后,原本浑浊的生活污水转身变成了一股股清泉。同时,沉淀池下的沉积物还可作为肥料使用。

  家住该县农贸市场旁的王美英大姐对笔者说:“以前没有建污水处理厂,虽然铺设有污水管道,但大量的生活污水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本来就小的河道里还是污水臭气熏天。自从建了污水处理厂后,小河里的水也清了,臭味也没有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