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促进乡村“易容、提质、升级”
近年来,天等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巩固清洁乡村建设成果,扎实推进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促使乡村“易容、提质、升级”,全面打造“美丽天等”乡村建设升级版。 【详细】
覃塘区:生态养殖场占比八成
近日,贵港市覃塘区鸿辉养殖场捧回了自治区级生态养殖场证书。至此,该区先后有75家养殖场通过了自治区生态养殖场认证,占当地规模养殖场总数的86.2%,超过自治区要求36.2个百分点。 【详细】
广西让绿色发展“壮”起来 让生态环境“美”起来
让绿色发展“壮”起来,让生态环境“美”起来。近年来,我区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顺应绿色发展潮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 【详细】
平桂区:西湾街道和望高镇被授予“自治区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12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关于命名2018年自治区级生态县及生态乡镇的通告。平桂区西湾街道和望高镇被授予“自治区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详细】
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在灵川“宜居乡村”参观考察
12月4日—5日,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在桂林召开。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人员前往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村屯绿化和古树保护现场参观考察。 【详细】
灵川县:5个宜居示范村入选自治区“绿色村屯”
近日,自治区乡村办,自治区党委农办,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对2018年“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贡献奖候选对象进行了公示。 【详细】
广西:推进农药减量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015年以来,广西农业植保部门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植保,全面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按照“4个板块、12个字”(强身健体:抗、健、护;绿色防控:诱、替、融;科学用药:测、培、统; 【详细】
上林安装“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第一桩”
12月20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广西首根生态保护红线界桩于12月15日落户安装在南宁市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第一桩”的落地,标志着广西生态保护红线进入实际监管阶段。 【详细】
凌云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12月15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金桂花厅举行,会上公布、表彰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凌云县榜上有名。该县县长莫庸登台接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誉牌匾。 【详细】
凌云县:共建清洁家园 助力乡村振兴
撸起袖子加油干,扫帚、锄头、铁锨齐上阵!12月13日,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平塘村九朋瑶寨出现了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带着工具全面排查、清扫主干道、房前屋后及卫生死角,忙得大汗淋漓。 【详细】
生态环境“得分” 全球大数据巨头布局广西巴马
12月6日,为6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大数据服务的欧洲数据中心运营商GlobalSwitch与巴马瑶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巴马基金数字小镇建设新一代智慧型云计算产业基地。 【详细】
凌云县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凌云县坚持绿色强县、绿色惠民,主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美丽新凌云正成为凌云生态“金字招牌”。 【详细】
平果县太平镇:布见屯生态乡村美如画
“以前我屯到处都是垃圾,很脏,从来没见像现在这么干净过。要不是村党支书记陆存组织带领我们屯搞清洁卫生,该收就回收,现在我们搞得很干净,什么虫子都没有了!”,平果县太平镇烈村布见屯黄大妈高兴地对笔者说这一番话。 【详细】
玉林推进宜居乡村建设见闻 生态美景引客来
文化广场、文化长廊、诗画廊、古荔园、西竺岩……走进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俨然步入一座生态公园,让人流连忘返。这是玉林市在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不断创新生态乡村建设工作载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态乡村变成了美丽的风景,每年吸引了大批的 【详细】
平桂区:传统鞭炮污染大 电子鞭炮扬新风
“经过前段时间的宣传,群众都很自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群众燃放烟花爆竹,来参加庙会活动的村民群众都自觉按电子鞭炮。既把民俗传承下去,又提高了百姓素质;既记住乡愁,又不忘环保,多好的事呀!西湾干得不错!”平桂区委书记赖春忠说。 【详细】
平果县:四塘镇宜居乡村实现村收、镇运、镇处理
2018年以来,平果县四塘镇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凝神聚力、克难攻坚,采取政府引导,群众、村屯、自保洁的措施,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实现村收、镇运、镇处理,推动该镇宜居乡村工作取得新实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