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果甫村: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德保县隆桑镇果甫村是广西100个极度贫困村之一,也是国家挂牌督战贫困村。7月5日,记者随采访团乘车沿着曲折的山路,翻山越岭来到果甫村探访该村冲刺脱贫攻坚举措。 【详细】
金城江区六圩镇兴洞村:产业为“空壳村”“造血”
近年来,兴洞村总计获得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354万元。有了钱如何投资才能保障资金安全并实现效益最大化?村两委坚持因地制宜,敢于探索尝试,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径。 【详细】
北流大坡外镇古哿村的蜕变
古哿村是“十三五”时期的贫困村,所辖23个村民小组散布在海拔600米的大山中,村组道路交通不便。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该村先后通过“一事一议”、扶贫资金修建70多条道路共60多公里。 【详细】
八步区莲塘镇厚田村:花开连片美如画
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厚田村聘请专业公司制定发展规划,全村划定居住区、产业发展区、休闲娱乐美食区。保持和发展原有的莲子、烟叶、香芋及山茶油产业。 【详细】
贺州:特色产业鼓起土瑶群众“钱袋子”
目前,土瑶村已发展茶叶种植超8200亩,建成投产竹编加工、茶叶加工等扶贫车间7家,开展技能培训105期,解决土瑶群众就近就业超1500人。 【详细】
富川石家乡六丈村:依托优势发展林下经济
据悉,石家乡六丈村拥有广阔的松林地,近两年,该村引进鼎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林下经济,在松树下种植草珊瑚中草药,通过土地流转,建成2000余亩的草珊瑚种植基地。 【详细】
博白县江宁镇四联村:多项产业 四面开花
7月5日,“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来到博白县江宁镇四联村鹌鹑养殖基地,只见6名贫困户正在捡拾鹌鹑蛋,包装好的一箱箱准备发往外地的鹌鹑蛋整齐地排放着。 【详细】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富”起村民的创新思维
“用我所学去帮扶贫困地区,是我回报国家培养之恩的最好机会。”广西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干部张乾一说。社岭村是资源县“十三五”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79人。 【详细】
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特色产业为村民打通致富路
“这棵沃柑树估计能收获100多斤果,往年能卖4.5元一斤左右,预计这棵树能产生400多元的收益。”在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柑橘产业基地里,贫困户符宝勇说。 【详细】
藤县岭景镇篁村:村里有了合作社 肉桂有了好身价
7月2日下午,当“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来到藤县岭景镇篁村脱贫户蒙相锋家中时,他正忙碌着打包肉桂,准备运到村委销售给村里的合作社。 【详细】
环江下南乡景阳村:山猪养殖 山民脱贫
近年来,受惠于当地政策、资金的帮扶,以及妇联工作者对当地妇女的大力支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景阳村的毛南族妇女谭柳怀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养殖产业脱贫路,还带动了周围村民脱贫致富。 【详细】
大新县硕龙镇念斗屯:三任书记接力 村民家家建楼
大新县硕龙镇念典村念斗屯三任屯级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先后完成修建水利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整治乡村风貌等工作。 【详细】
环江县英豪村“地摊市场”暖民心
6月19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英豪村的群众搭上了一趟地摊经济的顺风车,通过地摊市场顺利售出了一大批农特产品。英豪村属高寒山区,日照时间短,农产品生长周期长、品质高。 【详细】
大新县昌明乡东风村:一地三种 村民钱袋鼓
东风村依托发展种植业,稳固村民收入,全村贫困人口逐年下降,2018年已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完成脱贫双认定13户46人,全村剩余贫困人口1户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5%。 【详细】
邕宁区那楼镇罗马村:特色产业进村 电力保障跟上
“这一片是林下养鸡场和室内养鸡舍,那一片是养鸽子的,再走过去是猪场……”近日,南宁市邕宁区供电局、那楼供电所应邀到邕宁区那楼镇罗马村调研考察,村主任李应战自豪地介绍着该村的特色产业 【详细】
一家四口家门口就业
6月29日,在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里才村毛仁屯的扶贫车间,村民陆连生正在检查饮用水瓶生产质量。陆连生一家四口在该车间上班,收入稳定。 【详细】
昔日家穷不穷教育 如今过上小康生活
7月1日,当“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来到上思县思阳镇易和村时,陆牮禧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面对媒体的镜头接受采访。在她看来,自己只是尽了父母的责任,将3个儿子培养成大学生。 【详细】
三江同乐苗族乡归美村:引进龙头企业做强红薯产业
近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归美村在庆“七一”活动中,20多名党员干部在红薯基地里种红薯。“只要把红薯产业做强,归美村村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村党支部书记陆通华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