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0日 来源:巴马县行政综合执法局 巴马县委党校 作者:陈莹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内容摘要:欠发达农村党校的现状是规范不全、教师紧缺和重心偏离。主要表现为场所欠缺、师资薄弱、经费短缺、缺少计划和受益面小。其原因是重视不够、适应性差、投入有限、制度滞后、实用率低和声誉不高。改革的思路是实现机制的全面更新和完善、拓展教学对象、内容,强化师资建设、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加强跟踪服务,建立评估机制。切实做到深刻认识,勇于挑战、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立足区情,科学编制、因材施教和保证经费以及职责分明、规范管理等。

  关键词:党校 农村现状 改革

  坚定理想信念的“定盘星”,提高思维能力的“奠基石”,把握客观规律的“方向盘”,砥砺人格修为的“营养源”。 面对新时代新阶段新特色的新形势,进一步做好欠发达农村党校工作,对各类人才进行教育和培训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所以,认真研究解决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党校在教育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欠发达农村党校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欠发达农村党校现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乡一级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直接面向城乡基层的重要地位,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形势的发展,县级党校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1、规范不全。学校组织不健全、设施不到位、经费没保障;教学质量不高,办学处于被动的局面,教学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满足于读读文件、念念报纸、作作报告,缺乏主动、系统的规范教学;

  2、重心偏离。教学内容重思想政治教育轻科技文化知识教育,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和专业结构不适应两个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乡镇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网络的基础、创建学习型村镇的主要基地,但部分学校生存窘迫,功能萎缩:

  一是场所欠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教室几乎都设在乡镇党政会议室,各类设备器材共用,缺乏办公场地,有的只有一块牌子,根本没有集中学习场所和培训基地。

  二是师资薄弱。除了组织机构如谁任校长、副校长之外,教师队伍建设无从谈起。

  三是经费短缺。疏于建设,连必要的教学器材都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更是难见踪影。

  四是缺少计划。全年办不了几期班,培训不了多少农村实用人才。

  五是受益面小。培训内容不切合实际,参训人员只局限于“干部”级别以上,受益面太小。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重视不够。没有建立健全县乡联合办学的有效机制。部分部门和领导没有意识到农村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借口经济工作压力大,中心工作任务重,基层工作头绪多,没有时间、人员、精力去抓党校的建设。

  2、适应性差。一是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知识缺乏系统性,专业知识有限、更新慢,跟不上时代步伐,分布不均,除了聘任的科技、法制等方面的土专家和土秀才外,缺少各行业的专家,并且集中在县一级。二是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的单一,主要以传统授课辅导方式为主,重政治理论教育,轻实用知识培训。

  3、投入有限。共建单位职责不够明确,财政很少投入。培训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培训出现多头,培训经费难以保障,培训资金不足或不到位。除县级举办主体培训班经费基本保证划拨外,各基层、各单位的培训经费难以保证。没有形成以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多方投入的良好机制。

  4、制度滞后。联合办学的职责、培训规则、激励机制、培训目标管理、培训方式方法、学员日常活动与职责等制度不够完善,工作沿袭传统模式。

  5、实用率低。没有一套系统的分层分类的党校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少,内容粗,面窄,针对性不强,理论性多,实用性少,传授内容缺乏急需的农村科技知识,没有把培养广大的农村技术人员、实用人才、致富能手、建设新农村列为培训目标。科技培训阵地、法制教育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

  6、声誉不高。一些人认为乡镇党校培训环境差、教学力量弱、学习收获少,兴趣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党校的生存危机。

  总之,欠发达农村党校普遍不熟悉、不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和干部培训教育规律;不了解、不分析影响人才培训质量诸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缺乏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总体战略、总体规划和子规划;有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畏难情绪;敢于改革又善于改革的创新型人才太少;会联系实际又熟悉现代培训方法的教员太少;现行的教学、科研、考核、分配制度不利于持久地调动教员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风建设不到位。

  二、欠发达农村党校改革发展的思考

  饱看精校尽风采,更览华工搏扶摇。始终把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作为党校发展的立身之本

  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始终把理论武装、提高质量作为党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始终把加强研究、多出精品作为党校发展的优势之基;始终把以人为本、提升素质作为党校发展的活力之源;始终把从严治校、端正学风作为党校发展的固本之法。

  党校必须坚持特色立校,突出业务特色,始终成为传播农村实用技术的坚强堡垒。坚持质量兴校,建设一流师资,研发一流课程,培养一流学员,始终成为培养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摇篮。坚持改革强校,创新培训格局、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努力走在人才教育的前列,始终成为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的榜样力量。坚持品牌建校,深化“两个规律”研究,开展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努力把自己办成参谋资政的智库,更好地为农村脱贫致富服务。

  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务必“适应农村基层党建和发展的需要,适应培养基层干部和党员的需要,适应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的需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积极探索人才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稳步推进改革,形成“大党校、大培训、大效益”的教学和管理体制格局,实施农村乡土人才教育培训工程,为培养出一大批有理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懈努力。

  (一)切实实现培训机制的全面更新和完善

  思想教育更有深度、管理监督更有力度、组织关怀更有温度、纪法约束更有硬度。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尤其是有效的管理,党校要实现工作理念的转变,真正从管理到协调、服务、指导的转变,要专门组织精干力量抓好这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县、乡两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网络,把农村乡土人才的教育培训经费预算列入全员培训计划所需经费中。

  针对多头培训、重复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的现象,从整合全县的教育培训资源入手,纵向整合乡镇、人事和农村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中心户的教育培训资源,横向整合农业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县直部门教育培训资源列入全县教育培训格局,完善培训网络。建立“县委党校(培训学校)+乡镇党校(培训分校)+村(屯)夜校+党校培训基地+专业协会培训站+党员中心户”模式。增强基地作为农村党校“室外教室”的示范辐射功能,通过组织观摩、示范培训,提高乡土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同时,县委赋予县委党校组织协调、统揽全县教育培训工作的职能,在培训农村党员中的主阵地作用,明确其在培训农村党员及乡土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大干部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能,除负责干部全员培训工作外,负责全县农村乡土人才培训教育工程的领导和实施工作。

  (二)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及师资质量

  讲重大意义高屋建瓴,讲决策部署深入浅出,讲百姓关注生动活泼,讲发展未来欢欣鼓舞。 必须更加突出教学、突出人才培训和突出学员能力的提升,以凸显自身不同凡响的角色定位和社会价值。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工作取得新突破;提升科研服务社会的有效性,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一是拓宽培训对象。“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广大农村培训适应农村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人才。培训对象应为乡土人才、入党积极分子、非党致富能手、非党贫困户、党员贫困户以及专业协会负责人、广大城镇经商、务工人员、进厂工作的毕业生、劳务输出人员等。

  二是拓展培训内容。从政治理论为主拓展到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并重,针对农村迫切需求生产技能、实用致富技术、外出务工基本知识等内容的实际进行强化培训。对农村党员乡土人才主要培训政治思想理论、党的知识、政策和法律、生产技能、实用致富技术、外出务工基本知识等;对农村党员乡土人才重点培养“双带”能力;对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训党的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对党组织负责人应增加基层组织工作方法、调处纠纷、带领致富能力等;对协会负责人增加市场经济及信息知识方面内容。特别要在开展农村乡土人才教育培训过程中增加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实质的新农村建设内容,使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在思想认识和生产技能上与时俱进。

  教材方面,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实际,组织人员编写专题教材,充实电教片库和案例库。在普遍研究收集国内外情况信息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县内案例的研究收集上,充实专题研究成果储备库,形成县情资料信息库,供县委各项工作及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培训工程作分析、参考,发挥专题的培训“师资”作用,保证每个培训班、每个专题班都有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

  要成立专职教师队伍,通过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县级党校要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每个教师都要有一门针对提高农村党员和乡土人才政治思想素质的拿得起放得下的教学科目。教师人才库建设方面,一是从全县各单位各部门中筛选出一批不同专业各有所长的专业人才组成讲师团,根据他们的特长聘请为某一教学方向的兼职教师。二是与上级党校和区内外各涉农科研部门聘请专家、教授,“借脑育才”。三是邀请致富能力强、生产技术高、思想素质好、群众信得过的农村科技人员作为“乡镇党校的客座教师”。

  (三)切实推进案例教学改革创造新局面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育对象、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教学内容编列成案例形式,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使党校教育从主体上便于把握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原则,克服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际容易脱节的现象。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为启发式教学法,实现由传授知识向开发能力的教育原则的转变,促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新鲜有趣,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添他们学习的趣味性。为考核干部提供新的测评方法。其特点是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这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的“社会实践”。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新的教改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之能适应新的教改方法,强力推进案例式教学改革探索,从更高、更新的角度在组织学员时发挥导演作用;要研究学员现有的素质状况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寻找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最佳方式和途径;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精心研究并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使案例教学创出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四)切实凸显切合实际卓有成效的特色措施

  以见微知著的“观察力”辨是非,以融会贯通的“思考力”强理论,以一以贯之的“专注力”抓落实。在用上下功夫,在活上创特色,在强上求实效。推行“土、特、实”特色改革,“土”即依托县域内的土专家和土技术,根据地域特点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发挥基层干部、基层致富能手的“双带”能力,兴办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各种培训班,达到农民增收、共同致富的目的。“特”即特色、特点、特长,根据县情和县域特点,突出本地特色,激励各方积极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实”即把广大群众的生产技术需要放在第一位,将最实用的技术推广到生产的第一线,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五)切实发挥评估机制及其跟踪服务作用

  不少乡土人才经过初次培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致富技能,但仍然不够精深和熟练,需要回炉进一步提高;有些已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又想掌握多一门致富技能,也希望再培训;尤其是有些乡土人才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之后,要扩大再生产,扩大经营规模,就迫切需要管理能力跟上去,充实营销知识,懂得法律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发挥党校评估机制及其跟踪服务的作用。

  每次培训结束后,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要求学员认真填写培训学习后的实施计划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学员“在培训中学了什么,回家后干了什么,是否达到增收致富的效果”逐一登记;设立学员学习跟踪服务评估卡,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培训单位或者专家教授到受训学员家中进行培训回访,加深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派出乡镇培训指导员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了解掌握学员计划实施情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协调帮助解决。

  三、深化欠发达农村党校改革的启示

  清风园学子茂风华,百步梯书生逞意气。上好理论武装“必修课”,守好纪律规矩“高压线”,当好狠抓落实“领头羊”。 以能为基,做学以致用的“明白人”,以勤为径,做废寝忘食的“打工人”,以绩服人,做干事出彩的“带头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校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要走在现代化的前列,以现代化手段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目标。学员只有在浓厚的现代化气息中感觉到了在理论水平、思维方法、知识等方面的差距,才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的动力与积极性。要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有先发优势,在研究重大现实理论问题上有先发优势,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上有先发优势。要在行动上真正重视办好党校,党校教育队伍建设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要成为新观念、新思想由碰撞走向成熟的“摇篮”。

  深刻认识,勇于挑战。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初心、服务人民的深厚情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胆魄风骨,心有大我、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革命本色。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党校教学和体制改革,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的大量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人才强地”战略的必要手段,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明德于心,化成于身,寓教于行,求善求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干部教育尤其是农村党员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要跳出政治教育理论的框框,开辟综合培训的新领地,使广大农村党员不但要掌握党的政策理论,而且要掌握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

  提升师质,固本强基。以能为基,做学以致用的“明白人”,以勤为径,做废寝忘食的“打工人”,以绩服人,做干事出彩的“带头人”。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接受职责,这样才能不有损于自己的责任,只求尽心尽力。是的,欠发达农村党校教师应当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其社会价值和深远影响,为我所用。所以,理想的师资应当是兼专业教授与培训师与一身:既有专业学者的知识修养和学术造诣.又有职业培训师的广博知识、实践能力、催化技术和人际亲和力。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一切以情景为转移。其次,与传统的“书本学习”、“个人学习”、“寒窗苦读”、“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以及“师道尊严”、“经典至上”、“授业解惑”、“诲人不倦”等理念形成鲜明对比的“行动学习”、“案例学习”、“经验学习”、“互动学习”、“团队学习”、“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终身学习” “技能导向”、 “启发引导”(催化技术)、“发挥潜能”、“激励创新”和“尊重个性”等一系列新理念已应运而生,迫使党校教师要与时俱进并发扬光大。

  ——立足区情,以用为本。坚持按需施教,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班次,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有条件的乡镇,鼓励引进发展前景好、市场信誉高、培训师资雄厚的公司(集团)参与实用技术培训,实行“党校+协会+公司+农户”的培训模式。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与时俱进、立足实际,立足区情。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提高人才培训的质量和水平。要树立效益观念,以最短的时间,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

  ——科学编制,保证经费。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实行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加强办班的备案管理,解决培训经费的投入问题,推行资金分级筹措,拓宽培训经费来源渠道。一是财政拨款逐年增长。二是党费重点安排。三是部门经费专款专用。四是滚动发展投入。

  ——职责分明,规范管理。道路自信是表征,理论自信是灵魂,制度自信是保障,文化自信是源泉。县级党校要承担起全县教育培训的组织、协调、整合职能,负责协调、指导和统揽全县教育培训工作,要负责对全县各乡镇(部门)党校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对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督促检查。乡镇党校要对本乡镇的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制定本乡镇的培训计划,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实施对本级各类人才的培训。同时要负责指导各自乡镇的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的业务培训工作。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要承担县乡两级党校所安排的培训任务,发挥教育培训示范功能。

  (陈莹峰:巴马县行政综合执法局、巴马县委党校 )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发布:广西县域资讯共享发布平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