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苏进球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快项目建设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首要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抓手。以超常规的办法推进项目建设,必须注重创新。

  创新发展思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准确把握投资导向,切实提高项目申报针对性和实效性。领导亲自挂帅、部门联动,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按照专业性、基础性、前瞻性的要求,抓紧做好今明两年的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扩大项目库,确保有政策就有项目、有客商就有项目、有资金就有项目,形成立项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资金是项目建设的血液和基础。要加大财政投入,在确保民生和行政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增加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入,合理安排和整合各类建设资金,优先保证国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优先保证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银企合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项目建设与国家金融政策的对接,拓宽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抓好招商引资,营造全力招商、全年招商、全体招商的浓厚氛围。

  创新土地供应模式,确保项目建设用地。土地是项目建设的重要条件。坚持扩大用地规模与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举,加强项目审核,优化用地结构,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发展。加大对旧街区、旧厂房的改造力度,挖掘现有用地潜力,并加大土地执法力度,清理闲置土地。创新拆迁安置方式,将拆迁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积极探索以板块拆迁、集中安置、制度保障、货币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拆迁安置新模式,为后续的征地拆迁工作创造条件。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良好的工作推进机制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建立领导挂点联系负责制。按照包项目、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的“一包三定”要求,推动和督查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和矛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建立项目建设大会战机制,建立综合督查通报制,建立项目建设奖惩机制。

  创新行政服务体系,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良好的服务是项目建设的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保证项目用地、规划、用电、用水、物资、通信、油料等方面的需要,对平台搭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开工投产等工作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弘扬优良的党风和政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中共苍梧县委宣传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