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6日 来源:德州新闻网 作者:马宝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财政总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20亿元大关的是齐河,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0亿元大关的是齐河,蝉联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第一名的是齐河……

  齐河县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

  “撑杆跳”、“跨栏跑”,是人们对齐河县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形象比喻。“齐河现象”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奇迹的创造,又有着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走进了被定为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齐河。

  1、兴奋的“百多安”们

  4月19日中午1点多钟,齐河县委书记魏洪祥送走了外地客商后,被记者“堵”在了齐河宾馆的会客厅。“你看这短信。”虽是午休时间,但魏书记毫无倦意,“‘百多安’刚发来的报喜短信,‘注册证’拿下来了!”

  脱去外罩额头上仍渗出汗珠,魏洪祥此刻难掩兴奋,“我们的大工业硕果累累,形势喜人呀。”同样身着白衬衫的宾馆服务生被阻止开启空调后,只得把门敞开。

  外面有机关干部,有企业家,也有客商,人们亦是行色匆匆,精神饱满,给人力量。刚刚走进齐河,记者就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了。

  在位于齐河开发区的百多安医疗器械公司,财务经理张武飞直言:“历经7年研发,我们的心脏药物支架终于拿到了国家颁发的注册证,从今天开始可以销售了!”

  据了解,这家企业生产的心脏药物支架市价每个1.8万元,无论产品质量还是利润,均可与国际一流公司比肩,继2006年“PICC静脉导管”之后,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用张武飞的话说,“能不兴奋吗?”

  其实,有众多“百多安”一样的大企业,正在齐河接二连三地收获着成功。这样的兴奋,溢满齐河大地。

  截至目前,齐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0家,其中上缴税金过亿元的4家。永锋集团去年上缴税金6.6亿元,连年保持全市第一。

  表情背后,“工业立县”战略才是“制造”兴奋的真正源泉。

  俗话说,无工不富。早在五年前,他们就提出了围绕工业、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战略构想,要“培植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

  “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举全县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把培养‘行业巨人’作为一号工程,越来越多的行业巨无霸将在齐河出现。”魏洪祥自信地说。

  几年时间,齐河的工业主导地位得到巩固。2011年,永锋集团、金能科技公司销售收入分别突破200亿元和50亿元,大企业培育迈出了新步伐。与此同时,他们将主城、黄河国际生态城、开发区、农村社区、华店民营创业园、煤电煤化工产业园、齐河(济南)特别工业园“两城两区三园”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建设了大平台集聚工程,隆起一条经济带。今年,已经启动第二个“三年大投入”计划。

  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5亿元、20亿元和26亿元,年均递增32%;并以地方财政收入倍增计划为导向,推动经济率先跨越,促进民生大幅改善。5年内,跻身全省30强,跨入全国百强县——这是齐河县刚刚出炉的新目标。

  有目标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记者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各项任务正压茬推进,一派红火景象。

  2、为何总是“大块头”

  在13号仓库的外墙上,挂着“全力以赴备战空调销售旺季”的红色条幅,门口写有“格力空调”字样的大纸箱,流水一样被装卸工从车厢倒进仓库,前车没等卸完,后车已经排队……位于齐河的盖世冠威物流园,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在山东乃至全国物流界都数一数二。记者在园区采访时,甚至不得不借助轿车代步,而娇小的轿车驶入园区,则迅速被满载货物穿梭其中的大车淹没,紧张的生产一线更是繁忙而有序。

  “要说货物的重量不够形象,反正每天出出进进的大货车能连上溜儿。”这家企业的外事公关部经理张玉利告诉记者,包括格力电器、凡客诚品等知名企业在内,如今他们的客户有几千家,数字化信息平台、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都在加速推进。换言之,作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的盖世冠威国际物流园,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强更大。

  “大块头”,是对落户齐河项目的普遍写照。来自齐河县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的统计显示,目前该县谋划的重大投资项目达到78个,总投资1100亿元,其中过百亿的6个,过10亿的14个。

  投入是发展的基础,项目是投入的载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齐河县在项目选择上,以规模和效益来衡量,科技含量高、对地方税收和促进就业贡献大,是没有弹性的“门槛”。诸如盖世物流这样的大项目俯拾即是,并且被纳入全市甚至全省项目“大盘子”的也不在少数。

  仅2011年以来,包括普洛斯、吉利汽车、宝鼎重工等知名企业在内,一批重特大项目相继在齐河开工。大项目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长个”,去年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已达二十多家。今年一月份召开的齐河县第13届党代会,又提出了把抓投入、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和第一推动力,计划五年累计完成项目投入1000亿元以上。

  大项目的纷纷上马,汇集了商机,凝聚了人气,更注定了齐河经济后势强劲。通过对产业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以钢铁、浆纸、煤及煤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聚集带正在齐河形成,高端服务业也开始异军突起。继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开业之后,黄河国际生态城被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东盟现代生态旅游城等一批百亿元特大旅游项目正加快建设。

  3、“都到这一步了?”

  过去,齐河人结婚、找工作,总爱不自觉地想到济南。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济南市民开始到齐河消费和安家。

  4月20日,齐河县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恳谈会在济南举行。活动不仅再一次向济南推介了齐河,还收获了包括济南趵突泉纯鲜啤酒有限公司在内的20个合作项目,总投资167.9亿元。

  就区位而言,齐河最大的优势是靠近济南。主动“对接”,错位发展,建设德州对接济南“桥头堡”、济南休闲旅游“后花园”,打造济南仓储物流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研发中试基地,等等,齐河人开始向省会城市经济圈要效益。

  大工业立县,大项目拉动,全民大招商、招大商……围绕“大”字做文章,当然需要大气魄和大智慧。“我们有意淡化县城意识,强化齐河是济南卫星城这个定位,主动做了大量工作。”魏洪祥说,这得益于机遇意识和解放思想。

  近几年,类似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恳谈会这样的活动从未间断,招商是一个重要目的。当然,并非仅仅面向济南。齐河广大党员干部有着这样一个“共识”:广东东莞30年来做了两件事,一是把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吸引去东莞投资,二是把中国最缺钱的人引到东莞去打工。意思是,东莞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靠招商引资实现了借势崛起。

  于是,全民招商氛围日浓,他们还建立起9支专业招商队伍,专事招商工作。对接央企,引进国内500强、行业排头兵企业,齐河捷报频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县工业与财源建设委员会对重点项目采取“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从前期准备到竣工投产全程负责、全程服务,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亚洲最大的工业及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普洛斯”落户县城,齐河还是独一家。在齐河县商务局局长孔爱国的印象中,普洛斯的尽职调查堪称苛刻,曾一下子列出近千项条件,令齐河人“开了眼界”。代办环评等事项,需要几个月才能跑完的手续,他们不到一周就办完了,在提请对方盖章时,普洛斯方面竟大感诧异:“才几天时间,都到这一步了?”

  但,这却是事实。在服务客商方面,齐河确实让人感动。这创造了客商眼中的“齐河速度”。

  服务上的无微不至和高效率,打造出的是优质环境。而解放思想,又不能不称为破解发展难题的“万能钥匙”。谁在培育增长点上成绩显着,谁在财政税收上贡献突出,谁在服务发展上成效卓越谁就是英雄,优先重奖重用,把干事创业的战场变成了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的舞台。另外,他们破满、破难、破慢,重拳治乱,铁腕纠风,效果巨大。“扎口管理”、“企业宁静日”等,又成为好环境的发酵剂。

  如今,齐河县域经济飞速发展,地方财政收入由2006年不到3个亿猛增到11个亿,产业结构日趋健康,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三产比例由18∶53∶28,调整为9∶54∶37,农业特色更加鲜明,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巩固,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

  【记者手记】

  加压奋进时不我待

  用工业筑牢强县之本、靠大项目拉升经济实力、借区位优势实现繁荣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位,县域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上,这些无疑都是齐河对各地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的经验。

  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发展关键在人。用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活力,以时不我待的劲头加压奋进,赶超跨越,这是齐河崛起的根本所在。记者采访时发现,近年来齐河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想发展、谋发展的愿望空前强烈,精神状态好,工作热情高。

  蝉联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第一名,是对齐河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有力肯定。只有化成绩为信心,变压力为动力,齐河发展的速度才会更快,实力才会更强,率先跨越发展的目标才会如期实现。而其他县(市、区),也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奋起直追,最终形成百舸争流、千岩竞秀的生动局面。

  氛围形成,还得培养党员干部扬帆市场的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助力经济发展;还需要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毕竟有些“工程”短期内效益不明显,甚至没有效益,但要勇于为后人“栽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