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要发展,关键要看走怎样的道路,采用怎样的发展模式。”具体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一整套运作模式,包括业态商业模式如何选择。
“城中村改造”、“咖啡小镇”,拿出鲜活例子的郭树华,将视线投向县域经济:如何通过科技提升,使区域内的产业形成拳头。这样的产业,不仅力量大而且爆发力强。
被更多人关注的不仅是话题。这背后是,如何思考区域、县域经济发展。应该走怎样的道路,采用怎样的模式。
关键是模式
“云南区域经济,采用怎样的发展模式,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树华说,如果走的好对全国也有借鉴意义。特别在西部地区,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云南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区域经济,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话题。
过去有温州,现在有天津、北部湾,他们形成了区域性的特定发展模式。这些不同的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经济发展,从全国的层面上讲也有借鉴意义。
如何根据云南特色,发展县域经济?“当然,借鉴这些模式也要结合本地区情况,云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桥头堡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南也要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有过研究的郭树华表示。
实际上,不仅相关专家对县域经济做过研究,而且政府也做过考证。郭树华说:“对于云南来讲,选择的模式不仅要结合自身特点,还要结合当前‘3个跨越’的任务,我们才能真正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做些工作。”
他认为,云南区域经济已进入新的阶段。在新形势、新阶段下,如何根据云南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区域性特色,定位、突出县域经济特色更具意义。
“县域经济在省委九次党代会上,被列为‘3大战役’之一。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说,虽然区域经济包括的范畴很大,但这些是相辅相成的。县域经济需要工业园区,也要发展非公经济,也需寻求载体。
比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天津滨海模式”等等,这些都有特定的模式。在郭树华看来,所谓发展模式就是依靠什么,采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发展本地区经济。
他说:“比如苏州工业园区,本身是一种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她选择的是‘高精尖’的发展模式,园区涉及三次产业。尤其注重现代服务业和新工业化道路发展。”
“对于云南来讲,选择什么道路、什么模式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思考。”他认为,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思考不成熟,很难预测道路能走多远;走下去会不会有风险;资源能否满足设定的模式。
严谨的郭树华表示,县域经济发展选择怎样的模式,必须进行深入思考。“云南经济经过长期发展,而且作为西部重点区域,又上升为国家战略前沿,云南应该有底气。”
云南县域经济,适合走怎样的道路及发展模式?“思路决定出路。”郭树华说,现在思路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选择模式。有了发展模式,后面的工作才能真抓实干。他解释,大的规划一定要清晰,今后的工作中心里才有底气,才踏实。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云南要跳出资源丰富,产业过渡依赖资源的状态。将来如果资源没有了,或被替代怎么办?设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还要考虑结合国家新兴工业化的路子。
只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选对了,资源组合、产业发展、产业体系培养、平台搭建、形成“通道经济”或“经济走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咖啡小镇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郭树华拿出了鲜活的例子。
郭树华说:“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模式清楚后,产业规划肯定受设定模式引导。比如注重科技进步,提高产业附加值等。再比如‘树品牌、兴产业、促跨越’,树品牌肯定需要有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含量,今后发展道路肯定离不开这些内容。”
兴产业靠什么?“科技和人才起到关键作用,以后我们走的道路肯定是新兴工业化。”郭树华认为,或者要结合国家新兴工业化,也叫新资源工业化。这里的新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其依赖技术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再整合自然资源。
以昆明螺丝湾为例,郭树华说,商户最早的模式是摆摊销售,后来螺丝湾以薄利多销把规模做了起来,商品价格很便宜,但规模上不去。如果再按这样的道路走下去,恐怕就行不通了。
这就需要做品牌。如果说螺丝湾在做品牌上下功夫,她的商品附加值会大大提高。“比如以专卖的形式出现,同样的一件衣服价格会翻番。这不是衣服贵了,而是商品附加了内涵。”在郭树华看来,这是企业开始注重服务,注重产品细节提升,提升产品包装等。这些肯定会产生投入,会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产品更新换代后,企业就会有活力。
选择好的发展模式,对云南意味着什么?
“选择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云南经济形成新的业态、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又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框架下,形成的商业模式或者业态模式。”郭树华认为,所谓模式就是我们靠什么赚钱,以什么方式赚钱。是靠科技进步整合资源,还是靠传统的初级产业。因为同样的东西,整合运作的方式都不一样。
他说,城中村改造实际是沿海地区的理念,或者是运作模式引入到城市发展。这是城市化发展采取的商业化运作,城中村改造是把农村住宅楼,改造成商住一体化的商业区。同样的一块地,没改造时前产值可能只有1—2千万元/年,改造后,可能就会创造几亿元的产值。这时,城中村改造的内在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有没有可借鉴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德宏州已经形成自身的发展模式。”郭树华说,德宏州自然资源很丰富,原来提出了新资源工业化,现在正考虑借“桥头堡“发展,建设黄金口岸。
德宏州提出新资源工业化后,如何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上,德宏州正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培养新兴产业。“德宏州在新兴产业中选择了一种模式,就是新资源工业化。”郭树华说,德宏州开始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始注重技术进步,人才培养。
另外,区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首先要考虑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企业,或者类似的大企业。大企业不仅有品牌,还有全国甚至世界市场,还有技术、人才、管理等理念,起点比较高。
紧随德宏州,郭树华提到“咖啡小镇”。
郭树华说:“比如后谷咖啡走的是注重科技、注重品牌培养道路,由传统农业带动现代企业发展。由农业资源转变成咖啡资源,再转变成高端产品。由于后谷咖啡的发展,周边形成了咖啡小镇,并带动城市化发展”。
因为形成了咖啡小镇,失地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咖啡小镇不仅带动城市化发展,还带动了旅游业发展。此外,游客在咖啡小镇分享咖啡种植、加工时,又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郭树华认为,咖啡小镇带动了城市化、旅游业、文化产业、绿色产业等产业发展。咖啡小镇带动的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个集群。如果这个模式在一个地方拓展开,对当地经济发展不是一般的意义。
他说,后谷咖啡将来可以集团化发展。产品向相关产品发展,不仅仅只有咖啡产品。表面上,这些产业关联度不是很大,实际上关联度很高。可以通过科技提升,使自己的产业形成拳头。
“区域经济要发展,关键要看走怎样的道路,采用怎样的发展模式。”郭树华说,具体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一整套运作模式,包括业态商业模式如何选择。他认为,城中村改造、后谷咖啡就是鲜活的例子。
“每一个资源,到了特定阶段就要有所创新,而不是一种模式走到黑,要赋予新的内容,使其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按照郭树华的表述理解,一个区域发展多年,肯定有经验值得借鉴。能否从更高的高度思考,再结合云南的形势和任务。他谏言,如何总结和提升,我们应该去思考这些问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