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来源:千龙网 作者:丁栋 庞无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全国2206个城市中,县级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据半壁江山,未来,县级市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10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杨中川这样表示。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与此同时,由于户籍、社保、就业、入学等一系列现实制约的存在,城市化质量较低,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阶段,预计城镇化率到2015年达到52%,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报告指出,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体,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人口压力相对较小,在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近年来,中小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极。据统计,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26.51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经济总量的56.22%;地方财政收入达2.2609万亿元,占中国地方财政收入的43.12%。2012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县级市占据前30强中25席,前10强中的9席,江苏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吴江等县级市已进入GDP“千亿俱乐部”。

  “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杨中川认为,未来20年内,中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加速进行的主要战场。

  近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克服传统城市化的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弊端,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应积极探索县改市、镇改市工作。

  中国民政部规划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行政区划调整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合理调整和优化大中城市行政区划结构,二是适当增设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三是完善乡镇撤并,推进镇改街道的调整工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指出,国家应尽快启动县改市、镇改市工作,为农民进城和产业发展提供载体。为此,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新市民”能力。

  中国官方日前明确,将积极研究完善设立县级市的标准,把人口、经济、财政、税收以及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县(镇),适度改设为市。对此,杨中川表示,无论“撤县设区”,“县改市”还是“省直管县”,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让老百姓享受发展成果。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体现在城市的软实力上,理念、机制和政府服务意识才是丈量城市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