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南区紧紧围绕“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一园两城三中心”建设,在定目标、理思路、转作风、求实效等方面狠抓落实,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在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排名中排名第一,“自治区依法行政先进县区”评比通过复核。
经济发展提速转型
港南区大力弘扬“干为先”的贵港精神,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全广西平均发展水平作为工作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提速转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创造了一个高于全广西平均发展水平的“港南速度”。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290元,增长15%;工业技改投资16亿元,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增长18%。
这份“年中考试的漂亮答卷”,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增长快。财政收入保持高位增长,提前实现“双过半”。二是潜力大。随着“两园、两桥、两路”和二线船闸、苏湾港口作业区等项目的开工,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三是质量好。羽绒和木业持续增长,两大产业税收均有望在2014年超过1亿元。新引进的华晨公司年深加工30万吨糖蜜生产酵母和新加坡德宏(香港)电子两个项目,建成投产后税收均超1亿元。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港南区以“不被困难所吓倒,不为非议所动摇”的决心和勇气,区委书记罗尚民、区长潘汉胜等四家班子领导工作不分一线二线,个个奋战在项目一线,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把重点项目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该区列入市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34个,上半年全部按形象进度推进,累计完成投资4.9亿元,推进较快的项目有隆昌纺织、昌桂源标准厂房、江南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其中,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昌桂源标房已全部完工,正在装修及完善配套设施,今年8月底前可全部交付使用。江南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程的98%,目前已完成设备采购,进入安装阶段,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纳入市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完成征地2571亩,占年度任务的51%,其中贵合高速公路征地推进较快,已完成年任务的107%。同济大桥、西南大桥征地工作也取得突破,确保了“两桥”顺利开工建设。
创新方法抓好落实
港南区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抓重点的突破、抓速度的提升、抓制度的完善,切实在抓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
理思路,创特色,切实抓好“三个亮点”工作。江南工业园区“亮点”主抓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经济园区化、园区城镇化”的思路,加快完善路网和商业、物流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坚持走产城结合、产城一体的发展路子,努力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城镇化功能的工业新城。目前,正在加快11公里路网、管网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厂进入设备安装,预计10月份投入使用;园区建成标准厂房30多万平方米,目前已招商签约25万平方米;打造旅游景点主抓桥圩铜鼓湾生态温泉度假区开发,目前已完成1号、2号井钻井工作,地下水温72℃、流量50方/小时,相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自选“亮点”主抓财源建设和小城镇开发。港南区提出力争“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通过培植年税收超千万元企业和强化木材、羽绒支柱产业税收,今年上半年完成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27.2%,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特别是木业发展迅猛,实现税收4047万元,同比增长75%,是港南区发展最快的产业,成为财政增收的最大亮点,目前已列入广西18个县域特色产业及品牌之一,在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排名中排名第一位。在木业、羽绒等优势产业推动下,预计全年财政收入达5亿元,增长40%,有望提前一年实现“翻一番”目标。小城镇建设方面,在全市率先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方式,完成规划1000亩土地用于小城镇综合开发,已获得用地指标330亩,全年可争取获得指标700亩,年内可开工建设。并结合“清洁乡村”活动,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现代文明乡镇。
两手抓、两手硬,突破征地、资金、审批“三个瓶颈”。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征地3696亩,占年度任务的43.5%,拆迁完成2896.6平方米;加大政银企对接合作力度,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通过融资等途径筹资7.1亿元用于江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储备,已完全园区土地储备3808亩,并采取BT模式进行投资建设,有效缓解了企业和政府融资难题;把服务窗口与市职能部门进行无缝对接,主动上门服务, 破解行政审批效率瓶颈,确保事快办,办成事。
抓管理,强服务,实现“三个确保”。该区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以“治庸、治懒、治散”为重点,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确保了全区重大项目按计划推进,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同时,按照“目标定、思路清,预案细、信息灵,人盯紧、事要了,作风实、责任明”的 24字方针,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力度,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自治区依法行政先进县区”评比通过复核,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此外,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抓好园区就业服务和特色农业发展,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首届广西工业博览会在南宁举行 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
4月30日,由自治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广西工业博览会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博览会以树立品牌、扩大内需为目标,通过集中展示、宣传我区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成就及成果 【详细】
[港南区]首季投资到位资金近14亿元
4月27日,坐落在贵港市港南区的史丹利化肥贵港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做开工前准备工作,预计5月初开机试产,能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学师表示,投资1亿元来扩建,是因为看好当地的投资环境。 【详细】
[富川县]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让“舌尖”放心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9.93%以上,乡镇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取得无公害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35.07万亩;建立了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监管、检验监测、质量追溯等质量安全责任制…… 【详细】
评论:县域经济发展需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风险
当前我国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是县域经济。相比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并已经形成明显规模效应的大城市,县域经济自有其发展优势,城镇化、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文化产业更是其未来一段时期的突破口。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尚需进一步厘 【详细】
湖北:发展长江沿线特色旅游 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记者从湖北省有关部门获悉,湖北省致力于发展长江沿线县域经济,将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撑。 认识当今旅游、把握长江旅游、干好县域旅游,这三点是湖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大目标,也为湖北省旅游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