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5日 来源:包头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农民工“市民化”,你愿意吗

  民调显示:62.2%的农民工没有落户城镇想法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推进城镇化主要任务中,第一就是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同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如今,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但如果让农民工真正落户城市,他们又有多少人愿意呢

  近日,包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包头调查队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市民化专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市城镇务工农民工愿意在城镇落户的意愿还不够强,有62.2%的农民工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在城镇落户的意愿,只有37.8%的农民工明确表示有意在城镇落户。

  ◆涉及建筑、家政多个行业

  本次调查在全市9个旗县区进行,采取由调查员随机入户访问取得,共回收有效问卷280份。其中:涉及企业、建筑、家政、物流、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个体户等多个行业。

  从性别分布看,男性占55.8%,女性占44.2%,已婚农民工占88.5%。年龄结构上看:16-30岁占16.0%,31-40岁占 44.9%,41-50岁占31.4%,51岁以上占7.7%。从文化水平上看:小学及初中占57.7%,高中占27.6%,大专及以上占14.7%。从务工时间上看:1年及以下占9.6%,2-3年占32.7%,3-4年占13.5%,4年以上占44.2%。

  ◆就业地点集中在地级市

  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年来,外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务工人员占6.4%;在省会及副省级城市的占7.1%;地级市的占64.1%、县城或建制镇的务工者占12.2%。

  同时,务工渠道多通过亲友介绍和应聘。调查显示:被调查农民工中,通过自己亲友熟人介绍和参加应聘获得工作的占比高达80.8%,而通过政府组织的招聘获得工作的占比仅为14.1%。农民工外出从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无序性,往往很难找到安全和特别称心的工作。

  ◆收入满意度总体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59.6%的农民工表示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另有32.7%的农民工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感觉“一般”,有7.7%的农民工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感觉“不满意”。

  从收入情况看:近七成农民工年均务工收入少于3.6万元。其中:5.1%的农民工年均务工收入在1.62万元以下,12.8%农民工年均务工收入在 1.62-1.8万元之间,28.8%农民工年均务工收入在1.8-2.4万元之间,26.9%农民工年均务工收入在2.4-3.6万元之间,21.2% 农民工年均务工收入在3.6-6万元之间,5.1%农民工年均务工收入在6万元以上。

  在被调查农民工中,65.4%的农民工租房居住,28.2%的农民工在务工地区购买了住房,6.4%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其中有48.7%的农民工与配偶及子女同住。

  ◆六成人没有落户城镇想法

  调查结果显示:有62.2%的农民工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在城镇落户的意愿,只有37.8%的农民工明确表示有意在城镇落户。

  农民工不愿落户城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不愿放弃土地、放弃农民身份。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扶持力度空前,农民工感受到“三农问题”的被重视程度相当大,对后期国家扶持更是怀有更多的期望,所以不愿放弃土地、放弃农民的身份。二是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较快,部分发展好的乡村每年都会给本村村民发放集体分红,导致农民不愿意放弃农民身份落户城镇。

  ◆地级市成农民工落户首选

  在问及希望落户的城镇类型时,有58.3%的农民工选择在地级城市落户,有25%的农民工选择在县城及建制镇落户,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城市落户的占10.9%,在省会及副省级城市落户的占5.8%。由此可见,地级市和县城及建制镇是农民工落户的首选。

  据了解,尽管对于是否落户城镇的看法不一,但农民工普遍不了解相关落户政策。调查显示,91.0%的农民工不了解全面开放建制镇和小城镇落户政策,76.9%的农民工不知道务工城镇落户条件。

  ◆多数人认为转换市民成本高

  调查中,多数被调查者感觉市民化转换成本较高。

  一是住房成本过高。回答“不打算落户城镇”原因时,选择“城市房价太高”的占47.4%;回答“尚不能满足落户条件”时,71.8%选择“没有住房”。住房是农民工落户城镇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多数农民工没有能力承担城市高房价。

  二是生活成本较高。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为2.92:1,即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9倍。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消耗了农民工“家底”,使农民工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在农村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生活开支可大可小、灵活掌握。

  ◆技能偏低制约未来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57.7%的农民工的学历为初中及小学,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导致就业空间狭小、层次低下。被调查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比例达60.9%,并且大多数从事劳动技能不高的操作工。因此,不少农民工顾虑进城后较低的专业技能无法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进城后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就业机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阻碍了农民工向市民转化。虽然目前各地放松了农民工进城的条件,户籍不再作为农民工进城的限制因素,但由于传统的户籍制度没有改变,仍存在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市民与农民之分,农民工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记者 张海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