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间文化是那坡县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彝族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使不可再生的民间文化资源濒临消失。为了保护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和谐进步,那坡县政协调研组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那坡县彝族民间文化资源现状
根据那坡彝族的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不同,分有白彝和红彝两个支系。白彝居住在城厢镇达腊村达腊屯、念毕屯和念甲村者祥屯,红彝居住在中越边境线上的百省乡面良村坡伍屯,4个彝族聚居屯海拔均在800米以上的土山坡,2013年共有358户1338人,占全县总人口21.5万人的0.62%。
彝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特别是那些至今仍保留原生态并蕴含着丰富传统内涵的文化形式,不仅是见证彝族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那坡旅游文化产业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
1.彝族传统节日庆典。彝族除了十一月没有节庆之外,其他月都有节日。最隆重的有白彝二月初十补年节、四月初十跳弓节和红彝三月龙日祈雨节。其中四月初十跳弓节居于所有节日之首。其主要原因是这个节日文化内容丰富,规模大,气氛浓,人数多,底蕴深,时间长,意义深,影响大。
2.彝族服饰。彝族服饰在款式、图案和选色上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是白彝服饰式样奇特,形状多姿,工艺细腻,刺绣花纹纷繁夺目。
3.彝族民间器乐。彝族民间器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凸显时代特征和相对的稳定性。主要有锣、鼓、箫、口弦、三弦、葫芦笙等民族器乐。
4. 彝族民间歌舞。彝族民风民俗多姿多彩、颇具特色,并带有丰富文化内涵,展示出本民族的独特性。尤其是《铜鼓舞》、《伍笙舞》是一种生产生活习俗舞蹈,它有娱乐、喜庆的功用和目的,在4个彝族聚居地流传。
二、保护传承彝族民间文化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虽然前来观看跳弓节、祈雨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非遗”失传现象严重,活动项目越来越少,形式越来越单调,远方的来客多半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1.彝族民间艺人急剧减少,后继无人。近十年来由于受“打工潮”的影响,加上腊摩选拔机制原因,后继无人。
2.彝族民间器乐手也渐渐趋于绝后。目前一二个寨子还有一两位乐手能敲打铜鼓、吹奏葫芦笙。有的民间器乐,如彝箫、彝胡、口弦、三弦,如今除个别60岁以上年纪的老人还会演奏一点外,50岁以下的人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本民族的传统乐器。
3.竞技性活动趋于消失。昔日在跳弓活动场上,都有数场矛与盾相交、锤与板相抗的比武场面,再现或演示本民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和作战情景,如今已失传。
4.传统内容无形之中被简化。随着仪式的减少和民族祭司相继辞世,那些故事性和传诵历史的内容,则有意无意被省略掉。这样,昔日体现本民族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迁徙历史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经词,便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5.彝族原生态民间传统文化开始变味。近几年来,特别是每年的节庆活动,随着形势的发展,加上负责承办节庆活动的组织者缺乏认真研究,彝族民间文化内涵挖得不深、不透,呈现大众性文艺节目过多,原生态民间歌舞少,失去了吸引力。
此外,还存在因彝区贫困面大,致使举办民风民俗文化活动经费不足,活动场所不完善,缺乏展示平台等问题。
三、加强彝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的建议
(一)适时出台彝族传统文化发展规划,为加强彝族民间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建议县人民政府适时出台那坡县保护彝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划,真正从源头上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把4个彝族屯每年开展跳弓节、祈雨节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以解决彝族传统节庆经费困难的问题。
(二)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彝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发展。
1.建议县人民政府设立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基金,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支持力度,使彝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成立彝族民间文化资源研究室,深挖彝族民间文化资源。建议在县文化馆成立彝族民间文化资源研究室,重点加强对彝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和整理,肩负起彝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3.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培训,确保后续有人。培养人才首先要培养祭司及继承人,这是保护彝族传统文化的根本保证。其次要培养当地民间歌手、乐手、工艺制作人员。因此,建议县人民政府民族、文化部门加强对彝族文化传承人以及后备人才的培训指导,保证后续有人。
4.加大对特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投入倾斜,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课堂中。建议县人民政府教育部门把彝族民间文化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在彝区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种活动中要经常开展文艺汇演、山歌比赛、体育竞技等活动。开设彝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班,如铜鼓舞、葫芦笙舞、彝族山歌、刺绣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三)多措并举,多部门配合,在帮助特少数民族恢复民族节日、民俗文化上发挥光和热。一是添置民族乐器和道具。彝族文化艺术活动少不了民族乐器,诸如铜鼓、葫芦笙、大彝胡、铜铃、花扇、民族礼服等,都需要不断添置。建议县文体、民族部门给予扶持。二是在保持原生态歌舞传承方面要给予督促指导。建议县文体、民族等部门,每年在彝族开展跳弓节庆活动前,深入彝区指导,保持反映彝族古代生产生活的歌舞。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彝族民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一要解决一个场所及舞台问题。二要以达腊屯为示范点,创建一个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便于陈列展示彝族服饰、乐器、生产生活用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彝族民间文化传承奠定基础,以教育后代。
(四)积极创造条件,为彝族民间文化展示搭建平台。要充分利用彝族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结合旅游开发工作,探索开发彝族旅游产品,让更多的彝族民间文化、产品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不但增加彝族群众的收入,还促进彝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五)创建彝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示范点。那坡县彝族传统民居现存量为245户,占彝族总户数68.44%。建议将彝族聚居比较集中、文化氛围浓厚、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屯列为彝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示范点。通过整合部门资金,认真组织实施富有彝族特色的项目,使彝族村屯建筑风格特色鲜明。为此,建议县住建、国土、旅游等相关部门要规划制定适合彝族传统民居改造方式、方法。
(作者单位:那坡县政协)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那坡县]致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强力“引擎”
2015年,那坡县结合区域特点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创新观念,围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个中心,致力打造经济增长强力“引擎”。 【详细】
[那坡县]推进桑蚕产业跨国合作
4月7日,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那坡县正加强跨国桑蚕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该县派出技术员为越方蚕农提供技术指导,重点对越方饲养大蚕技术进行回访和指导,并协调海关等部门在小蚕共育及蚕茧、蚕药蚕具的出入境方面便民化。在蚕茧销售上,按中方同等价格收购蚕茧, 【详细】
那坡县一季度财政收入7157万元
今年以来,那坡县财政部门及早谋划,围绕全区财政工作会议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分析财政收入形势,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财政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截至3月31日,财政收入完成7157万元,同比增收186万元,增长2.6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394万元, 【详细】
[那坡县]力争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2015年,那坡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 “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力求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上取得新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力 【详细】
[那坡县]出台优惠政策发展火龙果产业
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今年,那坡进一步扩大火龙果种植规模,加快火龙果产业发展,把火龙果产业打造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 该县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了火龙果产业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