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公共资源是国家为满足公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具有共有性、共享性的特征,既是维系人们生存发展与安居乐业的重要支撑,也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有序的基础条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使全体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1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作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并强调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合理配置城乡公共资源,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为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农互动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工业化水平,而农业现代化水平又远低于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在客观上有利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村投资,大大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农业发展条件,创造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利于通过采用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现代组织形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的农业生产与经营,以此带动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和整体跃升,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农业发展的有效对接、良性互动。
有利于破除和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求大幅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逐步增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这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对农村的吸附效应与资源单向汲取格局,从而促进城乡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均衡一致、产业发展上互为补充、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因此,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既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明确导向,有利于促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从而实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有利于造就统一的大市场、扩大内部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发展模式和工农“剪刀差”方式,造成了城市快速崛起而乡村停滞不前的现象。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工农互动、产城融合,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有利于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与障碍,造就一个统一而庞大的国内市场,进而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尤其在当前我国外需疲软、内需不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更具针对性和凸显现实意义。
2
紧紧围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近年来,广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从量到质都跃上了新的台阶。然而,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发达地区农村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已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接通。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仅需要更新思想观念,而且需要转换发展思路,从整体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上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接通,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体系。一是逐步取消以户籍制度作为配置、享用公共资源标准的制度,彻底改变依附于户籍的城乡二元性公共资源配置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确保城乡居民在公共资源的享用上实现同等的国民待遇。二是积极推进城乡之间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居民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有机衔接、相互融合与良性互动,避免城乡发展政策的“碎片化”。三是大力推进城乡发展政策、公共服务制度的一体化建设,增强城乡政策体系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促乡、产业对接、工农互惠、城乡联动”的政策效应。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指出,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城镇市政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和关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大力推进城乡交通路网建设和不同类型路网并网建设,加快构建城乡纵横贯通、立体交错、畅通有序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大幅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能力,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供基础条件。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空间布局,重点推进大中城市与周边村镇基础设施连接,推动城乡通讯、信息网络、水电路气和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联网共享。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协同、均衡配置,逐步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对接和覆盖,提高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力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协调畅通。促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最重要、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提升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以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科学界定城乡产业功能区划分,合理确立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战略,注意现代产业布局和投资调控,努力推动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优化,形成城乡对接、分工合理、工农互动、功能互补、区域一体、梯度布局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增强乡村地区的产业经济实力和自我“造血”功能。特别是在政策调整空间上,要有利于推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引导城市把一般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空间让渡给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社会财富聚集创造条件,实现乡村地区公共资源扩总量、提增量的目标。
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机制。《规划》强调要“推进大中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向县以下延伸”。这既是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积极转变,也是产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渐进调整,需要构筑有利于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创新农村居民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利益表达的渠道,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打破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供需矛盾,避免出现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孤岛”现象,并建立相应的需求回应机制,基本满足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二是建立利益均沾服务共享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共建共享的原则,把城乡公共需求有机结合、相互衔接起来,加快城镇公共产品向乡村地带延伸,提升城镇公共产品效用向农村地区辐射的范围和力度,形成城乡居民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利益均沾与服务共享机制。三是完善财政倾斜机制。坚持民生导向,逐步扩大城乡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比例。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的支出,经济发展产生的增量公共资源主要向农村地区倾斜,形成持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长效机制。四是落实政策保障机制。制定合理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的实施办法,明确均衡配置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标准程序、实现程度、时间进度和落实主体等,推进资源配置的规范化、合理化和均衡性。同时,充分运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政策手段,采取社会化项目相捆绑的方式,引领聚集各类社会资金和调动更多的资源投入城乡公共产品,努力提升公共资源配置的城乡均衡性和公共服务效率。
(作者为广西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河南实行城乡用电同价 县域经济每年可减电费支出35亿
4月20日起,我省全面实行城乡各类用电同价。据省发改委初步测算,此次电价改革可使全省县域经济年减少电费支出34.8亿元 【详细】
[港北区]22万多人次受益城乡低保
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富岭村陆银芳去年因丈夫突发重病,医治花费20多万元,债台高筑,艰难度日,4月14日,民政部门为她审批了低保。去年,该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906万元、农村低保资金2061万元,22万多人次受益。 【详细】
[浦北县]8.73万人受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我们又提‘工资’啦,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了90元。”4月8日,浦北县小江镇西塘村居民陆大爷在领3月份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时,一看比上个月又多了15元,不禁喜出望外。 【详细】
吉林省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今天上午,省政府召开全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视频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俊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创新人口管理方式,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副省长黄关春主持会议。 【详细】
去年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总金额达631.52亿元
3月25日,记者从2015年全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去年全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集中交易规模大幅攀升。数字显示,进入全区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项目总数5636个,同比增长146.5%;交易项目总金额631.52亿元,同比增长286.6%。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