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地无三尺平”的称谓,是湘西南、黔东南与四川进入广西之咽喉与物资集散地,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尤其突出,且与生态环境问题相互交织,成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县份之一。截至2013 年底,全县总人口为17.9万人。目前,按照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县还有47323贫困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6.44%,占农村户籍人口的32.41%,贫困发生率26.39%。其中有大规模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的深山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协调。为改善这些地区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加快龙胜扶贫开发进程,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区党委政府决定,把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新一轮扶贫攻坚、集中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贫困以及自然生态保护突出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人口发展问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014 年我县在开展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时,充分考虑山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认真总结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扎实有效的开展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开局。
一、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广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项目县之一,易地搬迁项目涉及工程建设、群众搬迁、政策协调、项目整合多方面的内容。为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和实现搬迁农户“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 的预期目标,我县易地搬迁工作实行“县上负总责、乡村两级抓落实、责任到户、搬迁到人”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确定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为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人,配备专人,并成立了龙胜各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明确职责,统筹项目的实施组织管理工作。二是制定了《龙胜各族自治县易地搬迁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龙胜各族自治县易地搬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及《龙胜各族自治县易地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搬迁项目的组织领导、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考核验收工作,将国家赋予的权利规范化、制度化。
(二)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实施易地搬迁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充分调动搬迁群众的积极性,真正把国家实施易地搬迁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扎实安排,抓好落实。一是县乡两级政府抽调专人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发动,做好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问政于民,及时了解有搬迁意向群众的思想动态,现场解答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疑问;二是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各项方针政策,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在项目安置区公路沿线、河堤、路旁墙面等醒目位置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发动横幅和移动铁制宣传牌,营造了易地搬迁项目建设的社会氛围。
(三)结合实际,强整合重管理,扶贫搬迁凸显“生态”元素。
1.因地制宜,选择灵活多样的搬迁安置方式。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我县既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又结合龙胜山区的实际情况(山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地理环境及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居住特点,受地形和耕作区的限制,绝大部分群众是分散居住的),决定了他们建房地点的选择也是多样的,最终形成我们的搬迁安置方式是分散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的搬迁安置模式,这与许多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区有着根本区别,2013 年国家审计署在龙胜期间已对我县开展这项工作的方式给予认可。
2.整合项目、用好资金,发挥资金整体效应。为确保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度,在资金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各部门资金,把其他部门的项目资金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点倾斜,全力推动搬迁项目点的建设。全县2014年共整合财政、水电、扶贫等资金400 余万元,完成了平等镇广南村沿线和瓢里镇平岭村两个搬迁集中点的饮水、电、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通过整合项目,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的利用率,改善了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3.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注重生态坏境的保护,做到环保搬迁、生态搬迁。在易地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严格按照“生态立县,绿色崛起” 的工作思路,要求搬迁户或项目实施方在项目选址、项目实施过程和后续生产生活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项目工程如人饮、道路等项目,一律要求做好环保措施后方能实施,杜绝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损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不仅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更要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
(四)创新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设立易地扶贫专项资金专户,严格按照《龙胜各族自治县易地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实行专项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禁挤占挪用,并项目进度和配套资金落实程度足额拨付专款专用,对搬迁户实行一户一卡一折制度,即层层上报的材料,对符合补助要求的,根据其提供的银行卡(折)号,从易地搬迁专户直接拨到搬迁建房户手中,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资金到农户账户速度,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察、检查、审计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正确使用。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十年以来,我县严格遵循了《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围绕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着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2014年,全县共投入中央和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7061 万元,约占全县同期累计财政扶贫资金的34%,为贫困群众修建道路、桥梁、人饮工程114 处,扶持群众修建新房2246 座,使11767 个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改善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并为其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期,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 年的7.64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4.24万人,净减少3.4 万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953元增加到2014年的6017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尽管我们全县上下统一思想,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实施扶贫搬迁任务艰巨。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区位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县贫困人口绝对数大、贫困面广,有近三万人的搬迁需求。
二是资金整合困难。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石漠化片区县,财力有限,安排配套资金面临严重困难。整合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部门建设资金难度大。扶贫生态移民面对的是贫困群众,资金匮乏,偿贷能力弱,严重制约金融对扶贫搬迁的信贷支持。
三是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龙胜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16度至46 度以上的陡坡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2%,15度以下的缓坡仅占12.8%,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建立完善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推进机制。县人民政府是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主体、责任主体,充分发挥扶贫生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落实必要的项目管理和工作经费,指导、协调、监督项目实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县直各部门需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和具体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衔接,争取相关的政策、资金等支持,确保完成实施目标任务。
(二)加大部门资金整合力度,加大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投入。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以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为平台,将切块下达到我县的各项资金整合使用,确保集中力量支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提供相关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参与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压力。
(三)建立和完善项目实施监督评估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对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执行、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等进行全面自査, 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逐步建立上级监督、部门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观看环江毛南家园展板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为与会人员认真聆听记录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