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30日 来源:凌云县人民政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基本县情

  凌云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是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全县辖4镇4乡,105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末总人口22.05万人,居住着汉、壮、瑶三个主体民族,其中农业人口19.25万人,属于贫困人口11.66万人,占总人口的53.22%,其中有5.6 万多群众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等区域,水、电、路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水平长期在扶贫标准线以下。

  二、工作成效和体会

  (一)工作成效

  自2005年以来,在上级领导和发改部门的深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立足当地县情,采取相对集中安置、就近安置、依托产业安置、分散安置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实施10年来,我们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作为头号“民生工程”,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市有关政策规定,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全县共建设了77个安置点,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47亿元,整合项目资金0.68亿元,群众自筹0.96 亿元,有效安置移民2.07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达到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项目成果日趋凸显。2013年全县GDP22.39 亿元,财政收入1.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4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 万元。一是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全县共组织实施77个安置点,已建成易地扶贫安置点64个,在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13个。

  二是基础设施得到了切实加强。安置区共建成人饮工程63 处,铺设自来水管道0.94万米,自来水入户率100%;架设高、低压线路0.62万米,进户线32 万米,农电入户率100%;利用以工代赈修建乡村屯级道路566.2 公里;周边配套有小校、村部、卫生室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复垦开发土地0.52万亩,移民人均耕地面积达到了0.62 亩以上。

  三是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在保证移民粮食自给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安置区种植基本农作物0.55万亩,桑树1.2万亩,养蚕户0.82 万人,新建牛棚23 座,养牛6500头,豕狸2.3万只,外出务工1.02万人,人均新增收入4820万元,移民群众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平均1650元增长到4320元。

  四是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移民原居住地生态环境较差,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移民搬迁后,共完成封山育林0.94万亩,植树种草0.66万亩,动员移民发展经济林0.82万亩,移出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82%。

  五是精神面貌得到了显著改观。生产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生活质量得到较快提高,通过技术培训及信息渠道的日益扩宽,使广大移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日益坚定。

  (二)工作体会

  10 年来的项目实践,我县深刻体会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造血”式扶贫途径,是贫困地区在短期内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我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脱贫致富”的总体目标,始终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准则,紧紧围绕移民搬迁、产业发展两个核心,重参与全介入,建立了融合式长效扶贫搬迁新机制,创造了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一系列的新举措、新经验,实现了在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改善群众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了全县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一是重参与全介入,建立了融合式长效扶贫搬迁新机制。凌云县把扶贫搬迁工作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探索、决策制定、项目策划、项目实施紧密结合起来,把扶贫搬迁工作融入凌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融入发展全过程,使扶贫搬迁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深化基层认识、研究发展思路、推进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形成了融合式扶贫搬迁的新机制。

  凌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建立靠前调研工作机制,促进扶贫搬迁工作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基础设施建设组、支柱产业开发组、工程质量监管组、工程账务审计组和项目建设协调组五个小组,具体管理协调项目实施。在项目上报之前,领导小组都要先深入到拟计划搬迁的群众中了解群众的搬迁意向,搬迁地址的选择,以及后期发展设想等,全面综合群众的意愿、结合凌云县发展战略定位,主动参与和介入科学谋划扶贫搬迁工作思路,针对凌云县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及当地的实际产业,在群众搬迁之前就谋划好搬迁后的可持续产业发展,并策划好项目的实施,真正让群众通过扶贫搬迁工程的“造血”式扶贫实现脱贫致富,保证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同时全面推行了项目工作责任制,每个乡镇长均与县长签订工作责任书,按投资额和年度计划排出日程表,实行月报进展、季度督查、年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在县委常委会议上通报,并作为相关人员绩效考评的依据。与此同时,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动员力度,充分利用市(县)电视台、广播站、《右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和多种形式,及时报道有关政策和工作推进情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重扶贫择渠道,建立城乡一体化搬迁发展新格局。为了更好地解决边远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脱贫致富问题,我县注重规划和引导大石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的群众向集镇、农业产业主导区及交通便捷的区域搬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向集镇周边进行集中安置。沙里瑶族乡沙里村、玉洪瑶族乡玉鲤村、下甲镇河洲村、逻楼镇山逻村都是乡镇政府所在地,2005年以前政府所在地人口1500-3000人不等,通过整村搬迁、有能力先搬等方式,充分利用农户耕作地就近生产的优势,在上级没有征地补助费的情况下,引导搬迁群众自行与当地群众互换建房用地,建设了19 个安置点,现在4个乡镇所地在人口已达4500 -10000人左右,搬迁群众已全部融入小城镇生活,大多搬迁群众从事服务业,就业有了更多出路,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家家基本建成占地80平方米、3 层240平方以上小洋房,基本实现了安居乐业。二是向交通便捷区域就近搬迁安置。凌云县山多地少,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但群众很想脱贫致富,摆脱当前生产困难、居住和出行不便等难题。为了解决这一实际困难,我县采取统一规划选址到路通、电通、有水源的地块,并组织村内群众自行互换建房用地,政府采取统一建设三通一平和房屋外立面统一装修等补助措施,很好地完成了下甲镇平怀村、加西村、河洲村东庭望等35 个安置点。三是依托农业产业实行安置。凌云的主导产业是茶叶生产和加工,需要的人力多。我县以浪伏茶业、八桂茶业、伟利茶业等45家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有主导,采取政府补助安置0.6万元/人、不足部分由企业筹措投入等方式,先后建设了10个安置点,重点搬迁生存在大石山区、交通长期得不到解决、饮用水源地枯竭等地方的群众进企业安置和从事茶叶加工生产,稳定了移民收入。截止2013年底,我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了2.07万人,其中瑶族群众0.81万人。大部分群众已走向致富道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看病难入学难得到了有效缓解,使全县从原有11.66 万贫困人口下降到现在的7.8万人。

  三是重统筹抓协调,形成整合资源合力投入扶贫搬迁新模式。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办实事出实效,凌云县党委、政府出面统筹协调,一起整合各方面资源、资金和项目,形成扶贫合力,有效发挥各项财政资金效益和效率,扩大扶贫移民搬迁成果。

  在扶贫搬迁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县不仅按照上级规定用好用活下达易安资金以外,还对其他部门的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全县各职能部门在上报项目前,均由县政府协调统筹,将所上报项目统一集中安排到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点,减少了资金协调的难度,增大了对移民群众的扶持力度。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既发挥了项目资金整体效益,又减轻了区、市、县和群众自筹资金的压力。在项目实施中,依托安置区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 为载体,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下甲镇平怀村扶贫搬迁安置点是整合资金扶贫的一个典范,自2008年实施扶贫搬迁以来全村共12个自然屯已有11 个屯的群众搬迁到村部所在地统一安置,实施扶贫搬迁群众1000 多人。围绕群众的聚集,该村两委以扶贫搬迁为抓手重新整合集体资源调整了整村扶贫推进的工作思路,2010年已经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发展方针。为了配合村里的发展,自2009 年来我县整合了水利、教育、农业、扶贫等近1500多万元资金投入该村以发展种养、加工及建筑业,引导成立了5 个产业合作社,走项目扶贫与智力扶贫相结合的“造血”式扶贫的路子。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桑蚕养殖、桑枝食用菌种植、豚狸养殖、桑果酒等多个固定产业,年产值总额超1000 万元,成为该村经济增长的新主业;同时该村发展养猪、养鸡专业户6户,另外在桑地套种2000亩红薯,仅红薯一项就可为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00元。平怀村已初步形成了全民创业、全村就业的良好格局。该村大部分男主人外出搞基建、做生意,家庭主妇和老人种桑养蚕、种草养畜,两岁以上儿童在村幼儿园和村完小上学,配套建有农行惠农卡网点、村资金互助社、村卫生室和计生服务站等。现已成为全县在银行存储款最多的富裕村,100% 建有小洋房,40%家庭购买有农用车和小轿车,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太阳能路灯彻夜通明,饮用水达到安全标准,移民谋发展、求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强烈,全村群众正团结两委一心共同致富奔小康。

  四是重内功增活力,促成扶贫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新理念。农村扶贫工作要产生长远的效益,必须把重点放在解决根本问题上,着力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凌云县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过程中,既重视在关键项目上给予资金扶持,更注重对区域产业建设、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能力上的扶持,把扶贫工作从资金扶持逐步向改善发展条件、智力扶持、特色产业扶持等方面转变,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促成群众结合自身的居地搬迁形成自己的脱贫致富新理念,达到真帮实扶,给群众增产增收带来新生活力。

  移民参与是项目实施好的根本动力。我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 的原则,充分做好群众工作,帮助移民克服亲情难舍、故土难离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到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真能脱贫致富为参照和标准,注重培植特色产业。一是引导群众自建房,按自己意愿设计施工,政府只统一规划和立面装修,三通一平和立面装修工程优先使用本村农民工参与增加收入。二是在移民点进行筑路引水工程,目前全县所有安置点都有通村屯水泥路,用上了纯净的入户自来水。三是对搬迁后距学校较远的移民子女办理转学手续,帮助就近入学,同时,在移民住地就近设立村卫生室,保障移民随时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四是积极培训移民群众,加快致富步伐。先后利用上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扶贫资金和县财政种养技术培训资金为移民举办学习培训班115期,培训移民1.12万人次;先后组织移民点党员致富明星、致富能人、村民代表650 人次外出区内外等地参观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引智取经。五是为移民群众提供外出务工信息,有组织输转富余劳动力赴外地打工。六是对移民居住区周围进行道路绿化硬化,所有安置点已全部实现巷道硬化,结合“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净化了村内环境,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氛围。七是利用搬迁群众迁移出来的空闲地块恢复生态环境,发展传统生态农业,并在全县所有移民点附近进行了远期产业发展规划,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当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要求搬迁意愿强烈,安置指标和用地指标难以满足。经过调查摸底统计,全县2014—2020年意愿搬迁16677户71751人,其中贫困人口7505户33771人,而上级安排的移民规模、用地指标有限。

  (二)搬迁户短期谋生技能不高。多数移民没有一技之长,不懂经商, 不懂技术,只能干苦力,长期以来离不开土地。移民搬到较远的城镇和园区后,短期内生产生活难以适应。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有的放矢,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设计理念要与地方民族文化相统一。围绕地方古州府文化结合城镇风格建设生态环保、功能完善、价格适中的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二是坚持搬迁安置与城镇化建设相统一。在充分尊重移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提高搬迁规格,引导居住在大石山区的群众统一往城镇搬迁,并鼓励和支持其从事商贸、服务等产业,真正做到搬迁户居住有住房,就业有技能,能长期融入城镇。

  (二)大力扶持,加快致富步伐。我县将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积极扶持茶叶、桑蚕、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搬迁户从事生态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餐饮、运输等二、三产业。同时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大移民劳动力技能培训、上岗就业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移民产业扶持长效机制,以移民促产业、以产业带移民。县人民政府已设立扶贫生态移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移民自主创办以吸收移民就业为主的小微型企业和旅游产业。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全区推进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而凌云县是国定贫困县、片区重点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村屯分散,贫困面广,一个山弄就几户人家,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三通”成本很高,脱贫致富难度很大。为此,我县将正视困难,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全面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移民总体规划,扎实开展工作,增加工作经费,大力宣传有关移民政策,用好用活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努力按照每年移民1万人的工作目标不动摇,全力推进我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惠及更多的精准贫困户和生态移民户,促进凌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