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4日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冀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国发43号文件要求清理政府债务,县域经济模式走不下去了。这一问题折射了什么

 

  经济发展初期,个人或家庭是一盘散沙,缺少资金和理念,很难建设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县域经济之间的相互竞争,上级的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促使各级政府注重经济发展,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办企业搞基建,大干快上地发展经济,从而跨越经济起飞阶段。

  然而随后问题来了,我们发现经济起飞了,但很难腾飞,总是摇摇欲坠。为什么因为我们经济规模大而质量差,内涵不足。如同强度不足的飞机一样,要腾飞不散架才怪。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关注的是经济总量,是经济增速,不可能太多关注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不可能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积累和技术革新。

  而且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推手,需要筹措大量资金。资金从哪里来税费收入。税费收入不足则卖地,进而使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的支柱。政府卖地的价格越高,资金实力就越强,这就会在客观上形成了不断推高房价的循环链条。也造成政府权力和利益的集中,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这时候,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带来了一个理论,他在《金融的逻辑》一书里提出: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历史上负债越多的国家,经济发展前景越好,因为政府负债就会受到债务人的监督,政府就愿意发展经济。

  地方政府能够负债,一些地方政府好像找到了大救星,银行法规定政府不能作为贷款人或为贷款人担保,怎么办成立政府融资平台,财政作还款承诺。法律规定和以往教训被抛诸脑后,于是乎,政府融资平台负债急剧扩张。国家审计署审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各级政府融资平台直接负债和负有一定担保责任的债务大概有30万亿元人民币。

  43号文件出台了,要清理整顿地方政府债务。县域负债经济又走不下去了!不仅走不下了,可能还会带来还款风险,因为这些投资资金效率低下,资本形成率持续从100%以上下降到70%以下,这怎么能持续下去呢

  这归根到底是经济学的缺陷,也是经济学人的缺陷。凯恩斯在《货币论》中曾经指出,政府所采取的经济行为大多是来源于某种理念。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说这些经济大腕的经济理念没有影响到政府决策。

  县域经济模式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呢当然是经济主体有了经营能力之后,政府的有形之手要退却,完全撤离。这也是经济起飞理论的基础条件,但是有形之手可能主动退出么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权力滋味太诱人了,容易上瘾,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是不可能主动终止的。不但不终止,而且会越伸越长,最终成为“巨兽”——大而不强,跑冒滴漏不断。没有强有力的还债约束和监督,怎么可能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呢

  县域经济模式面临破产了,这是好事:凤凰涅槃!只是我们今后再也不要寻找类似的救命稻草了,因为这可能是“毒药”。我们已经融入了国际社会,我们已经拥有的庞大的经济体量,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资本,我们也有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血青年。我们需要的是,宽松的发展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适宜的创业环境。我们的经济需要强筋健骨、内生发展、无形之手。有形的手,发展到一定阶段,管不好只会造成信号失效,配置扭曲,该退却的时候一定要退却才好。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