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31日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李绛红 覃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5年以来,国际市场逐步复苏,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在国内外需求持续放缓的不利形势下,岑溪加大了对石材产业政策扶持,组织石材企业研讨对策,集思广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岑溪石材行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板材产量、销售收入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企业库存、产成品积压有所减少,应收账款回笼较快;加工投资保持高速增长;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的布局更为合理。石材消费工装家装市场并重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以 “天马石业”和 “恒昌石业”等为代表的石材企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抱团发展应对市场挑战。

  石材产品品种少

  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近年来,由于韩、日、美等主要石材消费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中东及东欧地区局势持续动荡,除欧洲市场恢复性增长外,美国、中东等主要出口市场增速不明显。近几年,以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为依托,积极开拓东盟市场,取得显著效果。但是,由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国内物流运输成本不断上涨,资源、税收、环境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企业在出口方面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企业面临国内外主要石材产地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

  石材产品单一、行业缺乏创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在当前市场增长放缓、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当地不少企业仍不愿摆脱长期以来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性,抱残守缺,希冀市场再度转暖,不愿去改变固有的经营模式。石材加工企业仍以加工本地的“岑溪红”、“三堡红”为主,异型、工艺等产品加工较少。行业发展不规范,行业内的低价抢客等不良竞争现象依然存在;低端企业过多、竞争压力层层下传,没有形成上下游相互提升的创新机制。

  行业管理水平低制约行业发展。长期以来,石材开采、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始终延续着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工健康方面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疏于管理,致使行业背负了脏、乱、差,污染环境的恶名。而其中荒料开采与石材加工相比,无论是行政管理、企业管理还是市场经营,显得粗放。

  石材行业中,家族式企业占据了大多数,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不断增加,家族式管理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虽然现在的石二代掌门人在知识水平、经营理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低的现状与发展现代石材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利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和科学决策,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除小部分企业注重设备技术的更新外,大部分企业基础差、能力弱、技术人才缺乏等也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原因。

  回收利用花岗岩废料

  花岗石伴生稀土矿的综合回收利用、花岗岩废料深加工综合利用等高新产业迅猛发展,为石材深加工等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掀起新一轮的投资建设高潮,为石材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由于在荒料销售环节加强了约束,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相互压价等恶性竞争,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稳中有升,政府实施“退城进园”发展战略,在有限的工业用地指标中安排了1000多亩土地支持石材工业园区、高新产业园建设,在企业建设发展中给予政策倾斜,使企业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以节约成本和资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

  下游产业链对产业的收益。稀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花岗石矿体的表土和风化层含有丰富的伴生稀土矿资源,开采成本低、易开采、价值高,近几年,通过回收利用稀土资源,获得丰厚的利润。2012年以来,累计回收稀土氧化物3449.5吨,营业收入4.82亿元,成本为3.05亿元,利润为1.715亿元。

  花岗石废料综合利用方面。花岗岩的废石粉碎后的钾钠石粉是一种用于生产陶瓷等上乘的建筑新材料。2015年上半年,生产钾钠石粉115万吨,产值为2.07亿元,利润为0.575亿元。今后随着废料整合利用能力的提高,综合回收利用的效益将会越来越好。此外,花岗岩废料加工成建筑用砂,亦开始成为新兴的下游产业。

  因此,随着石材产业市场的好转,针对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采取对应的措施,提高花岗石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设备技术更新和人才培养,提升行业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