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召开的第12届东博会“八个首次”中,涉及产能方面的就占了三个:首次举办国际产能合作论坛、首次举办国际经济与国际产能合作展、首次举办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项目对接洽谈会。可以说,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国际产能合作,已成为东博会的又一新使命。
中国与东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可谓互有优势,互为需求,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大有可为。
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大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端,钢铁、建材、机械制造、铁路、航空航天、汽车、化工、轻纺、电力等诸多产业制造在国际享有盛誉,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在境外的投资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达2.1万亿元,占到出口收入的17%。而东盟大部分国家刚刚开始工业化,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工业化的需求很大,中国很多装备和产能质优价廉,是高端技术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集合,性价比高,符合东盟国家的需要和承接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和东盟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范畴,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和提升潜力。通过产能合作,中国和东盟能够进一步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实现产业体系互补,带动双边就业和经济增长。
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不仅能够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优化升级国内产业,还能促进中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对东盟而言,则是扩大区域内投资和经贸合作的重要机遇,满足东盟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工业化的需要。
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中国政府今年已作出重要部署,使这一合作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领域和新方向,成为拓展中外合作、实现国与国之间经济共同繁荣的重要内容。
乘着这股东风,第12届东博会将举办2015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好戏连台:论坛主题直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展览重点展出电力设备、工程机械、运输车辆、建筑材料、电子通讯设备等;项目对接洽谈会则邀请相关领域的企业参与,为优势产能合作牵线搭桥……
这一系列活动,都将助推东博会的升级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促使其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与海丝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
其实,中国与东盟的国际产能合作已有牢固的基础。近年来,东盟国家的一些食品制造企业已走进中国,中国一些建材和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也已走进东盟。去年第11届东博会举办的投资合作圆桌会、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主题就设为“推动跨境合作”,共推双边在更多领域的投资合作,为产能合作奠定了基调。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必将更加密切双方的产能合作,中国先进的机械、装备制造、建材以及水利电力等产业,都将落地东盟,推动东盟国家的装备制造与技术升级。
据悉,本届东博会已邀请到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公司等高铁相关企业参展。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高速铁路项目的合作将非常值得期待。此外,今年东博会的许多传统活动,如中国-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等,也将国际产能合作列为重点内容,以求在重点行业中形成示范性项目,推动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重点对象国率先完成对接。
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的举办,是东博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之举。随着相关政策的发布,相关机制的建立,以及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开展,东博会必将被打造成中国与东盟国家、海丝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的政策阐释平台、产业对接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彭清华考察东博会筹备工作 慰问坚守岗位工作人员
9月7日上午,在距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还有11天之际,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来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和“两会”指挥中心,实地考察“两会”筹备工作,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 【详细】
东博会农业展扩大果业展区
9月6日,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了解到,9月18-21日,第十二届东博会农业展将在广西展览馆举办。这是东博会连续第七年专门举办农业展。 本届东博会农业展共设室内标准展位600个。目前,参展报名企业达403家,预订展位773个,超173个,重复参展率达60%,展位 【详细】
东博会投资推介要“两提高两突出”
9月6日,记者从“两会”指挥中心投资促进部获悉,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促进会议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投资推介会议将实现“两提高、两突出”。 【详细】
东博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核心平台
向海而兴,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历史长河里形成的共识。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很长时期里,人们将陶瓷、丝绸、茶叶、香料、宝石等货物装上船,向着海洋,向着未来出发。人们远渡重洋,贸易往来,缺少一个直接有效的互通有无的平台。 相比千年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详细】
第十二届东博会通报: 东盟采购商团增加15%
8月28日,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东盟国家采购商团组数将比上届增加15%以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