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华网厦门9月10日电(记者 刘默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下的经济局势将走向何方今日,2015全球PE投资之旅暨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在于投资乏力。未来中国经济仍然有望保持增长,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下行问题,根源于经济增长趋缓。在他看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方面基本面向好,发展空间取决于全球市场,消费方面也总体平稳,主要问题是投资乏力。

  连平认为,近期国家出台的多项积极财政政策,将在未来三到四个月落到实处。基础设施投资在下半年会得到明显的提振,增速在年底预计可达20%以上。“如果未来房地产增速能够企稳回升,整个投资状况会得到改善。”

  在连平看来,中国的城镇化率水平比较低,只有55%,未来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潜力所在。除城镇化外,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还有三大红利,一是改革红利,二是人口红利,三是开放红利。

  “一直以来我都看好中国经济。”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认为,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有五个基础。一是政局稳定,二是百姓勤劳,三是人口红利带来市场潜力,四是有一批有能力的领导者,五是农村城市化正方兴未艾。

  “中国有13亿人口,现在6亿在城市,7亿在农村,这样是不对的。”谢百三认为,每年只要有5000万农村人口进城,可能就会带来500万套房产需求。房地产又和钢筋、水泥、家具、玻璃等产业有关,可以对经济产生新的刺激。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投资专家委员特聘专家、全球PE投资之旅(论坛)创始人吕行健对二人的观点表示认同。在此基础上,他补充了一些对于产业与投资的看法。

  “推动经济发展,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最重要是务实。”吕行健表示,企业没有品牌光有资本走不远,但没有产品,品牌也就不存在。他勉励企业家踏实经营实体经济,投资人要抛掉赚快钱和暴利的思维。

  2015全球PE投资之旅暨金融创新高峰论坛由2015厦洽会组委会、厦门市金融工作办、全球PE投资之旅组委会联合主办。本届大会以“产业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为主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