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时政要论

  梁思奇

  时下,各地都在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抓紧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擘划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

  在这一重大规划制定中,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出发,确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目标,尤为重要。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建议》包含了许多非常具体的目标: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此外,“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价格环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都实实在在,满足了“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期待。

  “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是各地对其发展进程的一次谋划。5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却是蕴含各种可能的重要发展阶段。中央作出的改革部署将有哪些具体内容,综合实力将怎样增强,群众生活水平将有哪些变化,城市建设将有什么样的“形象进度”,民生事业将增添哪些新项目,社会保障将增加哪些种类……这些内容都为群众所关注,也因此,规划除了确定原则、路径、任务和重点之外,当有具体目标,列出时间表,一步紧跟一步以完成之。

  确定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发展目标,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现实问题的切入点。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多或少、强与弱,主要系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体问题的解决。他们希望在《规划》里看到“干货”,如人均收入的提高、村屯道路的硬底化、自来水的普及、城市入学“大班额”的减少、公共医疗科教文体场馆的建设……这些具体内容,体现地方民生福祉的增进。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切实实现人民的共享发展。

  确定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发展目标,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要求。经济新常态下,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各地领导要做到真抓实干、把事干成,就要勇于自我施压,敢于挺身担当。以具体发展目标作为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变成生动的发展实践,用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惠,证明自己的事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确定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发展目标,是增强规划科学性的发展要求。每个方面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是夺取战略上全面胜利的基础和保障。一个指导性强、操作性好的规划,应经过深入调研,通过科学测算,充分考虑宏观环境影响、已有基础和现实条件的支撑。既要统筹兼顾全面布局,又要明确重点有所突破,积跬步而致千里,积小胜而获大胜。

  我们常常说“群众最实在”,对群众实在的期待,应给予实在的回应。当努力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制定出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发展规律、反映人民意愿的好规划,使之成为我区振奋人心、凝聚意志,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蓝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