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来,在市政协副主席陈澄波带领下,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到岑溪市等有关县(市、区),对我市西江经济带梧州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开展视察调研,并召开了两次专题协商座谈会。委员们对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西江经济带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初步成效
(一)2014年底,岑溪市西江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的验收,获得自治区授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称号,得到了自治区的专项资金奖励。目前,岑溪市西江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面积已达到3200亩,已完成土地平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建设、河堤景观改造工程、公路沿线及示范园区绿化工程等各项工程。名贵花卉区、砂糖桔标准化设施栽培示范区、现代休闲农业体验区等各产业功能区建设也初见成效。
(二)各县(市、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已基本完成定点并进入项目规划阶段。其中苍梧县在六堡镇建设以六堡茶产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藤县在和平镇建设以粉葛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蒙山县在西河镇建设以砂糖桔、蚕桑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万秀区在夏郢镇建设以蔬菜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长洲区在兴龙街道新兴村至倒水镇地段建设以蔬菜和休闲农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龙圩区在大坡镇建设以蔬菜、水果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尚未开展,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档案不全,影响土地流转规模。
(二)农业项目用地难。一是各县(市、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都碰到征地难的问题。二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六堡茶发展迅速,有意前来我市投资建设六堡茶加工企业由于用地指标限制,无法满足用地需求。
(三)农田水利从水源到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
(四)乡镇一级农经管理体系尚未理顺。没有明确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没有专职人员,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在乡镇成为“短板”。
三、意见建议
(一)继续按照西江经济带梧州农业特色示范区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好每个具体的项目,使示范区不仅是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的窗口,而且应带动和辐射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继续抓好以六堡茶、品牌蔬菜、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为主的基地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全面完成年度任务。
(三)全面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迅速推进示范区选点、规划、引进企业、落实人员,促进项目落地。
(四)做好特色农产品宣传及展销工作。一是做好宝石节特色农产品展销的组织实施工作。二是抓好“六堡茶”、“梧州砂糖桔”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宣传使用工作,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产销大户到外地举办产品推介会。三是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种名优特新产品交易及展销会。
(五)通过培植、扶持一批联结农户、基地、市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流通协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六)尽快理顺乡镇一级农经管理体系,做到机构编制明确、岗位设置明确、职能职责明确。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发布《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土规划(2014-2030年)》
经自治区政府同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日前发布了《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土规划(2014-2030年)》,这是全国正式印发实施的第一个区域性国土规划。相关专家称,《规划》的正式实施,对深入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及“双核驱动”战略,完 【详细】
“十二五”以来梧州市加快城市建设纪略
高标准、高要求抓好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多角度延伸城市发展空间,全方位拉开城市框架;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详细】
梧州六堡茶享誉海内外
作为梧州市传统名茶,其生产历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属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黑茶类,是广西黑茶杰出代表。近年来,梧州市政府不断加大发展力度,力求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梧州市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梧州乃至广西的名片,如今,六堡茶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详细】
“十二五”以来梧州市推进农业产化发展综述
从曾经的荒山野岭到如今青翠的有机茶园,是农企利益联动让边远的六堡山区实现绿色发展;传统的松脂、蜂蜜产品,造就了两个“亚洲第一”;从曾经的一片旱地发展成为万亩桑园,是农工互动,让蒙山群众就地脱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