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杨 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功能区域,享受税收优惠和特殊监管政策。自贸区已经成为中国引领开放新高潮、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钦州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结合本区域实际,创新先行先试国家复制推广的78项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可为广西申报中国(北部湾)自贸区获国家批准设立后加快自贸区建设提供借鉴,意义重大。

  基础和优势:钦州先行先试自贸区政策既拥有国家“一带一路”“三大定位”等战略机遇,也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平台优势。2008年以来,钦州陆续获得国家批准设立全国第六个西南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钦州保税港区、全国第三个中外两国政府合作共建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全国第五个整车进口口岸、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广西第二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唯一的台湾农民创业园等。这批具有先行先试意义的国家级开放开发平台,是全国国家级开放开发平台最多、政策最优惠的城市之一。依托国家级平台数量多、政策叠加明显、功能特色鲜明的优势,先行先试自贸区政策,必将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

  区位优势。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中心位置,背靠西南广阔腹地、面向东盟大市场,境内有7条铁路和5条高速公路交汇,拥有广西沿海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成为广西沿海高铁网中心、沿海交通主枢纽,是西南地区走向东盟各国最便捷的国际出海大通道。这为钦州先行先试自贸区政策、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港口优势。港口是自贸区的重要前提。钦州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建港条件极其优越,建成万吨级泊位30个,迈入亿吨大港行列,远期可形成5亿吨的吞吐能力,是西南地区走向东盟陆上距离最近的出海口。目前,钦州港正围绕建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港、打造千万标箱集装箱干线港目标,深化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丹麦马士基集团等国际知名港航企业战略合作,推动港口建设。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思路与策略:突出制度创新和开放合作,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实现产业积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国际贸易方式。着力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增强国际航运服务功能。以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基地,争取建设药品、特种战略资源、清真食品等指定进口口岸或加工场所,扩大对东盟国家的商品进口。建设面向世界的石化、汽车、酒类、矿产品、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设立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原油、锰矿、橡胶、农副产品、海产品等资源配置平台。培育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商品直销中心。争取设立保税交割仓库,扩大保税物流。在保税港区探索开展“前展后贸”等新型贸易模式。推进实现中马、中泰等“两国一检”,探索跨国通关合作便利化模式。建立健全跨区域通关合作机制,建设运营内陆“无水港”,吸引西南中南货物集聚。

  助力新型产业集聚。重点扩大农副食品加工、海洋工程装备、汽车制造、新能源、船舶制造等制造业领域开放,规划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园区,重点培育发展3D打印、机器人制造等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集成电路设计及芯片制造、云计算、北斗卫星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扩大商贸物流、航运、旅游、教育、文化、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向东盟国家、港澳台地区开放。争取开展国际船舶保税登记试点、支持东盟国家邮轮公司在自贸区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东盟商谷”,发展国际金融、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

  拓展跨境金融服务空间。争取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外资银行、外资股权投资基金,支持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专业保险公司等民营金融机构。鼓励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外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争取引进设立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的金融机构。先行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展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外汇资金集中收付管理、人民币双向跨境贷款、允许外债结汇用于偿还人民币贷款、简化自贸区内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入管理、东盟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跨境保险和再保险等外汇和跨境金融管理业务,探索开展离岸保险、离岸货币等离岸金融业务。

  深化城市人文合作。全面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通过航线开通、信息互联为引领带动城市间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与东盟国家47个港口城市的港口物流圈、产业合作圈、旅游圈、人文合作圈。建设中国-东盟文化贸易基地等项目,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搭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平台和窗口。争取国家批准允许东盟、港澳台地区居民持本国(地区)有效证照通过“一线”自由进出钦州保税港区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放宽对区内投资、就业、就医、旅游的东盟国家人员在签证有效期、签证次数和停留时间上的限制。

  规划与保障:先行先试自贸区政策需要提升改革质量和效果,需要突破发展瓶颈,更需要规划、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发展规划必须先行。围绕自贸区建设的制度和环境要求,立足国际国内需求和钦州实际,深化研究,高标准开展自贸区先行先试规划,提出具有钦州特色的先行先试具体内容。加强规划衔接,将自贸区先行先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港口、产业等发展规划,强化各领域的创新,整体提升自贸区建设的环境。

  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组建服务自贸区综合行政审批机构和综合执法机构。加快建立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统筹协调机制,实行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产业协同发展、事务统一管理、政策资源共享、开发建设相互支撑的模式,实现珠联璧合,共同发展。探索设立钦州港行政区,统一管理港区内的社会事务,建立统一的政府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平台。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建立一口受理,同步审批的“一站式”高效服务模式,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网上“单一窗口”服务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推动整个北部湾经济区投资活跃起来,实现多赢。

  人才瓶颈必须突破。自贸区需要各类型高层次人才,钦州需要将培养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外向型高层次人才作为自贸区先行先试的重要内容。健全出台促进国内外高端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完善人才政策和环境,建设国际人才合作基地,以筹建北部湾大学为契机,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大力培育本地中高层次人才,为先行先试自贸区政策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作者为钦州市常务副市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