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1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廖治浩 陆华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工作提出了“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在党建带产业、党群共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夯实管党治党基础,特别要有一个覆盖全面、功能健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去年以来,江州区驮卢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创新组建党群产业联盟,形成党员引领、群众入股、党群抱团发展的喜人局面,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党群产业联盟推进精准扶贫的做法

  党支部与合作社联盟,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一是推行“党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农户”模式,由村党支部引导村干部、党员、致富能人组建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上建立党支部。目前已注册成立了21个由党员骨干牵头的专业合作社,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产业基地25个。同时,村党支部和专业合作社“结盟”建立党群产业合作联盟,真正在党支部中引进新的经济合作团体,在合作社上把支部组建起来;二是积极邀请农业、畜牧、农机等部门技术骨干指导合作社,开展经常性技术服务,现场指导传授技术。联盟采取“特色为先,连片开发”的发展方式,结合当地已有基础的产业,选准一些见效快、受益广、高效率、有特色的产业,建立一批特色种养基地。

  党员和群众互促联盟,引导群众参与到合作社中。一是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与合作社理事长“1+1”结对联系制度,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政治觉悟高、熟悉政策的优势,指导合作社规范运行、健康发展;实施“党员联系农户,带动全民致富”活动,在“双高”基地、土地确权、合作社经营中建立党员责任制,实行分区管理,包片帮扶,由党员直接联系5—10户的农户,党员与群众结成“1+1”“1+X”帮扶对子,在群众中树立骨干标杆。如新广园合作社组织本村各屯有能力的甘蔗种植能手、机械操作技术员、养殖能人等加入合作社,现在合作社社员有17户,其中党员户8户,社员当中人尽其才,入股方式可以现金、技术、机械抵股等,社员各司其职,除了按照工作岗位领取底薪,年终按产值产量领取提成,分红另计。二是实施“双培双促”工程,把致富能人培养成为骨干党员。在学技育种上,联盟党员带头“学新技术、试新品种、用新设施、想新出路”,待技术成熟、产生经济效益后再向社员宣传推介,形党带群、群促党,党群抱团发展的格局。

  产业资源合作共享,帮助群众解决增产增收难题。一是联盟党员自发建立“技术交流牌”,及时提醒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党员种植户定期到联系户甘蔗基地,传授测土施肥、喷药防病等技术;二是通过设立成员QQ群、微信群和销售信息公开栏等,及时公布合作社生产、销售等情况,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是联盟党员通过找项目、引技术、筹资金等方式,积极主动和上级部门、挂包单位落实扶持政策,争取对接帮扶。如根据农户需要,免费帮助调运优质蔗种,提供蔗种记账结算业务,待甘蔗进厂收益后再结算支付等;利用各种交易会、订货会等交流平台,组织合作社主动找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达到农户增收致富目的。

  党群产业联盟推进精准扶贫取得的实效

  解决了贫困村党组织战斗力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难等问题。在党群产业联盟的引领下,已注册成立了21个由党员骨干牵头的专业合作社,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产业基地25个。

  解决了土地流转的遗留问题。由于糖价走低经营困难,去年原先承包5000多亩地的一家专业种植公司打了退堂鼓。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村民的地租兑现不了,还会引起连锁反应。关键时刻,逐盎村委会主任何进一联合7名党员站了出来,成立种植合作社,以党群产业联盟的模式把剩余地块承包下来。如今,新广园种植合作社的成员发展到了18户,以种植甘蔗为主,加上池塘养鱼、养猪等产业,带动村里300多名村民共同致富。

  解决了生产成本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全镇所成立的甘蔗种植合作社,除了甘蔗收割请广西收割公司以外,其他的种植、机耕、植保均由合作社社员自备机械,光是种植植保方面,一亩地就能省下将近100元的费用,在甘蔗收割方面,一吨的甘蔗收割费用能省下40元,如新广园合作社今年1300亩“双高”基地产出6500吨甘蔗,节省近30万元的人工开支。此外,有的甘蔗地水电到位,每年都有西瓜种植能人与甘蔗合作社合作套种西瓜,合作社还能收取每亩200元的租金。

  解决了贫困户脱贫难的问题。特别困难的群众入社以后,收入比原来提高一到两倍。如逐盎村新广园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邓敬汉入社之前,生活比较困难,入社之后,出租土地每月收入800元,他在合作社管理鱼塘每月收入1500元。此外,他的妻子在香蕉基地打工也有1500元收入,加起来家庭收入比以前提高多了。

  解决了贫困村脱贫没有领头人的问题。如自治区级贫困村屯村村第一书记吴荣明带领群众成立种桑养蚕合作社,发展种桑养蚕扶贫项目。目前与崇左市鑫丝蚕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种桑养蚕合作协议》的有68户、122亩,栽种桑苗61万株,养蚕受益人口230人。去年,全村养蚕户分别向崇左市鑫丝蚕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售蚕茧1600公斤,纯收入5.5万元,人均收入增加240元,养蚕户深受鼓舞。今年,该村群众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作者分别系江州区驮卢镇党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