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5日 来源:中国网  作者:任建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不久前,习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强调,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确保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可以说,县域经济是新理念最佳“开辟地”、实践场,以新理念指引定能探索出新思路、新办法、新作为,实现中央提出的“一个目标”、“两点定位”、“四个扎实”要求,夯筑县域经济搭建“经济大厦”的一级基础。

  以新理念沫浴县域经济腾飞。习总书记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民奔小康,县域经济就是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先树正确发展理念,以正确理念为先导来指引,就不会迷途走弯路,就会越走越敞亮越宽广。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要共思共谋共图县域经济发展,以全党的智慧、全党的意识、全党的行动“征战沙场”、夺取胜利。而要功勋卓著、荣誉上肩,就得欲思欲谋欲图其发展,统一认识、消除歧见,方能思路清晰、轻装上阵、马到成功。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开启县域经济发展的“智慧库”,迈步“四个全面”征程的“导航仪”,铸就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牵引车”。党员干部唯有紧紧把握住、深刻领悟透其思想精髓,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稳步前行、挺进有力。

  以新理念消除县域经济认识误区。“新理念”不仅纠正了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偏激、自闭陈旧观念,也开出了治愈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良方秘药。习总书记提出的“五大”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这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帮助极大、意义深远,以新理念检视过往、修正偏颇,才能走出困境、迈上康庄。古人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经济要发展、适会要进步”何尝不是如此。要学习古人“日三省呼”看清自己、“把脉问诊”,县域经济若有“拖累”不要回避,要摸清“病因”“病原”,方能“因病施治”、“祛脓化瘀”,重获新生、攻伐有力。比如:“创新发展”,要反思高尖端、实用型人才的失衡,检讨人才待遇落实上的“大意”,让人才切实感受到“优厚”;“协调发展”,要重拳出击土地流失、环境破坏、失业增多民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在发展中化解矛盾,有效地回应关切;“绿色发展”,要破除“经济发展就得牺牲环境”“上项目就必然破坏环境”的旧观念,以人居环境改善呵护人民群众健康,提升幸福指数。

  以新理念枕戈县域经济攻坚拔寨。县域经济是腾飞的起点,也是推进的难点!不光是经济结构,很多惠民举措,比如脱贫攻坚,都需“县域治理”来实现。“县域经济”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若经济停止不前就挑不起这付担子,必须一门心思地谋发展才有出路。必须以“五大理念”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才能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信心才会有力量,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不畏艰辛、鼎立而行,才能破茧化蝶、翱翔万里、夺取胜利。县域经济发展了,同步也要补齐“三农”、公共卫生、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短板”,尤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胜利,确保小康社会贫困人口“一个都没有”。

  以新理念争当县域经济“排头兵”。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老百姓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要发展经济、让群众过好日子,“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得见行动,尤其是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不能松懈,要落实从严治党,践行“三严三实”转作风,以“两学一做”打造铁军,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汇神搞建设。

  当下,华夏56个民族正疾步“四个全面”宏伟征程,朝着“两个一百年”目标挺进。在光辉岁月和神圣使命面前,党员干部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以新作为、新办法,新常态、新理念,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滚滚洪流之中,埋头苦干、扬鞭奋蹄、砥砺前行、铸就丰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一条心、齐心协力谋发展,县域经济必催生强大活力,以新理念在小康社会挺进中茁壮成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