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绿城南宁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和景明,生机盎然。同时,也是南宁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开局起步,为南宁市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打牢基础的关键之时。3月31日,在市委中心组第一季度专题学习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小东强调,全市上下要把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治区“两个建成”任务目标,作为统领南宁工作的指引,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要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就要在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上下功夫。年初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上,明确了现在及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抓好的、事关南宁发展全局的六项工作。这个“六个着力”无论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投资有效性和企业竞争力、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还是加快打造“南宁渠道”升级版、推动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都要靠项目来支撑带动。对于南宁来说,抓项目仍然是这个阶段最有效、最管用的办法。
精准发力,狠推项目,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的南宁市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困难和亟须解决的问题。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发展动力需要转换、增长方式需要改变。就产业发展而言,南宁市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够充分。在这样的产业发展情况下,进入新常态,工业就是短板。推动项目建设,实现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方式改变就在推动工业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要按照“已签约项目抓开工、已开工项目抓进度、已投产项目抓成效”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研祥、柳药、海王等重点项目按期建成,达产、投产,为全年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发挥积极作用。
精准发力,狠推项目,我们要不断创新,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实现弯道超车。有人说“互联网+”正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发达的地方、先行的区域在这个领域也没有表现出像其他的传统产业当中的发展格局,而落后的地区也不像其他的产业那样有这么大的距离。这就给我们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大潮中,谁抓住了项目,谁就赢得了发展。去年底,南宁市与中关村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这是南宁市创新发展动能,实现产业高位嫁接的新模式。我们牢牢地抓住、死死地盯住中关村项目的推进,用创新的理念、增强创新的本领,用中关村项目的落地作为南宁产业发展旗舰,培育形成南宁创新基因,实现南宁经济发展弯道超车。
精准发力,狠推项目,我们要抓住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契机,推进城建为民惠民。近年来南宁市围绕建设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城市、具有壮乡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和在全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首府城市,加强了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邕江的治理、海绵城市、地铁项目、道路桥梁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城市建设项目不仅事关明天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事关眼前的百姓生活,我们一方面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定人、定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四定”要求,如期完成项目建设,实现城建为民有机结合。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今天项目上的差距,就是明天实力的差距。只有把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增强紧迫感,才能为南宁市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甘肃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报告:精准发力决战贫困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全国都是典型的。 1982年,在甘肃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经过3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曾经“苦瘠甲天下”的甘肃,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详细】
右江区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带动精准扶贫
如何让旅游业惠及广大贫困群众?今年起,右江区从资金、项目、人才、营销等方面入手,创新旅游扶贫机制体制,全面推进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力争到2020年,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4547人脱贫奔小康 【详细】
广西首家村级精准扶贫科技服务中心在天峨挂牌
3月31日,天峨县坡结乡龙凤村精准扶贫科技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据了解,在村一级成立精准扶贫科技服务中心,龙凤村在广西行政村中尚属首家。 【详细】
大化农信社加大精准扶贫信贷支持 圆农民工创业梦
近年来,大化农信社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开展了一系列关心关爱农民工的高效、优质金融服务活动,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他们的创业梦想插上了强有力的翅膀。 【详细】
桂平市实施“三大战略”打响扶贫攻坚战
2016年是我市的“精准扶贫攻坚年”,桂平市有5万农村贫困人口要脱贫,57个贫困村要脱贫摘帽。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桂平市精心部署,实施“三大战略”,打一场扶贫攻坚硬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