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5日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薛洪言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投资和出口实现了GDP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这期间,诞生了一批经济强县,成为促使中国经济腾飞的排头兵,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样本。某种程度上,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缩影,中国经济在宏观层面取得的成就或遇到的问题在县域经济中均有着相似的表现形式。

  近些年,宏观经济层面遭遇出口增速下滑、过度投资透支发展潜力、传统产业盈利趋缓、新兴产业动能不足等系列问题,具体到县域经济层面,问题更为突出。即便是经济百强县,也未能摆脱宏观经济大势的影响,其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五点:

  产业转型压力。受限于县域自身的资源凝聚力,县域产业多集中在中低端行业,以及高端产业中的加工环节,受经济减速影响较大,成为盈利、资金、生态、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盈利压力。外需出口下降致使总需求下降,内需消费升级致使供需结构性不匹配,县域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盈利增速下降甚至亏损。

  资金压力。面对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快速攀升,银行业普遍上收信贷审批权,并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对中低端产业集中的县域经济造成巨大流动性压力。

  生态压力。过去的三十年,GDP增长为纲,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力度不够,欠下了很多生态账。很多县域经济体,边转型、边治理,持续面临生态压力。

  人才流失压力。当前,人口资源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向大中型城市集聚的特征,中高端人才尤其如此。而产业的升级恰恰需要高端人才的带动,人才的短期成为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很多地方寄希望通过交通的便利化吸引大城市人才,笔者(洪言微语)担心,交通便利后,县域的低房价优势并不能吸引大城市人才的加入,反而加速本地人才的流出,县域城市逐步变为睡城。

  纵观上述五大挑战,个个难解。但众多挑战中,根源仍在产业。抓住了产业转型的牛鼻子,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产业的转型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点发力,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支撑,绝非“转型”两个字那样轻松。

  对于经济强县而言,最大的难题可能在于,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验,在转型过程中,这些经验恰恰成为转型的拦路虎。举例来讲,投资主导型经济具有土地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等特点,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密切参与,政府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第一原动力,政府主导型的政策环境和政商关系则成为地方经济快速腾飞的重要原因。

  转型期,经济对土地、资本和普通劳动力依赖度下降,对人才、创新依赖程度上升,而人才和创新并非政府可以左右的资源,政府的主导和过度干预反而会事倍功半。新形势下,如何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成为众多经济强县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笔者看来,苏南“四小龙”之一的江阴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江阴是县域经济的典型样本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前茅。江阴市180余万常驻人口孕育出3万家企业,其中35家为上市企业,包括海澜之家、法尔胜、阳光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一直以来,苏南县域经济中,强势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新形势下,自然也面临着转型需要。看看江阴是怎么做的。

  近年来,江阴市确定了“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产业强市”一词抓住了新形势下县域经济突围的牛鼻子,“创新驱动”一词则是转型升级的核心依托点。方向对了,如何落地江阴的答案是转变政府服务模式,最为醒目的是设立百亿创新基金,让企业竞标,谁的项目有市场前景就把钱给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最大化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设立创新基金并非一件大事,但背后反映了政府参与经济机制的变化:从过去接参与项目决策到由市场来决定该支持什么项目。

  当然,政府服务模式的变化还体现在税收、审批、效率提升、扶持政策等很多方面。对此,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有句名言:“为实干者点赞,为创业者加油,为暂时受挫者暖心,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笔者认为,做到这一点,不愁转型不成功。

  郡县治,天下安。中国经济转型,宏观层面的诊脉问病固然重要,县域经济层面的政策落地才是根本着力点。对于县域经济如何发展,市场的关注度显然还远远不足。江阴模式来自于江阴自身转型发展实践,其发展路径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还有待于时间和实践的最终检验,我们期待经济强县中更多转型模式和亮点的出现。

  (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