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8日 来源:人民网论坛 作者:自治区党校研究员、党史研究所所长 何成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抓住精准扶贫这个“牛鼻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生态扶贫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对于有着深厚红色资源和丰富森林资源的广西来说,红色旅游扶贫和生态扶贫无疑将成为“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在广西扶贫脱贫攻坚战占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广西在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要走好精准扶贫这一关键之步,就应当发挥优势,做好、做大、做强广西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这两篇大文章,让红色旅游“红”起来和“火”起来,让绿色生态“绿”起来和“富”起来,为广西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任打下坚实基础。

  红色旅游扶贫是广西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广西红色旅游资源深厚。红色革命历史是指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过程;红色旅游扶贫则是指在红色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改善经济社会状况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红军在广西活动是以邓小平等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为起点,以桂西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终结,中间还包括红军长征过广西。红军在广西长达9年的革命活动积淀了独特的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据2009年广西革命遗址普查统计,全区共有1982处革命遗址。其中红军在广西活动中所积淀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邓小平等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创建红七军红八军活动中的史事和相关的遗址、文物,如红七军军部旧址、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兰列宁岩、红八军司令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广场等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这些红色资源构成了百色、河池、崇左乃至广西深厚与独具特色的现当代名人文化资源;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桂北地区,又给广西各族人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记,如“红军堂”“红军楼”“红军洞”、新圩阻击战战场遗址、怀念朱毛红军石壁诗等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这些红色资源构成了桂北独具特色的现当代名人文化资源。据2015年6月国家公布的普查统计显示,广西的左右江地区(红七军红八军的主要活动地区)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7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七军军部旧址等8处为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湘江战役旧址等47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色起义烈士碑园等10处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是广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红军在广西活动的主要地区百色、河池、崇左、桂林多为“老、少、山、穷、移”于“一体”的贫困地区,其中百色、崇左还是边境地区。这说明,广西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把发展红色旅游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西这方面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基础,比如,相继制定和实施了《2005至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广西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1-2015年)》,极力打造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桂北红色旅游区、南宁红色旅游区等六大红色旅游区,邓小平足迹之旅、重走红军长征路、中越边关红色之旅等七条精品线路,促使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据统计,2004-2014年,广西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达1.65亿人次,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2.6万人,间接就业人员65.7万人,2013年、2015年广西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132亿元、182亿元。

  采取系列举措推进广西红色旅游扶贫。实践证明,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成为广西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广西同江西、山东等地发展红色旅游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江西发挥红色旅游带动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作用,从红色旅游的策源地,迅猛发展成为全国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实现了红色旅游扶贫“双丰收”;山东临沂市践行红色旅游精准扶贫,2015年实现红色旅游总收入306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600元。因此,广西红色旅游扶贫的空间极大,要以新理念把发展红色旅游品牌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用红色旅游精准扶贫生动诠释五大发展理念。重要的是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指引下,实施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即创新发展推进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协调发展均衡全面进行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保障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开放发展打造精准旅游扶贫平台、共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发展目标,从而使红色旅游成为带动老区整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要采取系列举措促使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出成效。结合区内外的已有经验,可以采取四大举措使红色旅游的发展为革命老区带来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从而使红色旅游成为振兴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四大举措就是坚持政府主导,形成部门合力;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创新扶贫模式,发挥示范作用;做好“红色旅游扶贫+”文章(如 “红色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扶贫+旅游商品”“红色旅游扶贫+新农村建设”“红色旅游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红色旅游扶贫+休闲农业”),强化综合带动。

1

  灌阳生态农业一一袁隆平超级稻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

  生态扶贫是广西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生态扶贫是美了生态富了百姓的造血式扶贫。从扶贫历程看,我国扶贫经历了5个阶段:1978~1985年的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86~1993年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94~2000年的攻坚扶贫、2001~2012年的整体规划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从扶贫方式看,扶贫分为5种类型:资金型扶贫、项目型扶贫、对口帮扶式扶贫、精准扶贫、生态扶贫。这里的生态扶贫就是要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环境保护+产业带动”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在这一意义上,生态扶贫也是扶贫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能说“生态扶贫”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党和国家在贵州毕节等地搞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试点,其方针就是“开发扶贫、生态保护、人口控制”,由于当时的扶贫任务比较重,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饥不择食,只要能脱贫什么项目都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航程,生态建设成为重要议程,所以我们的扶贫也要适应新的变化、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扶贫项目不仅要停止破坏生态,而且还要有利于生态的修复,在这个加减法当中找到利益平衡点。对此,地处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的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为了避免重走发达地区高速发展、严重污染的老路,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观念,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也就是说,广西是全国较早提出和探索生态扶贫的省(区)。

2

  灌阳新圩阻击战陈列馆——中央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从这里打响

  广西实施生态扶贫有着良好的基础。广西森林面积达2.2亿亩,人均4.6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62.2%,居全国第三位;2015年广西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双双名列全国第一;2016年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85个县(市、区、旗)中,有广西的阳朔、灌阳、恭城、蒙山、德保、那坡、西林、富川、罗城、环江、金秀等11个县。同时,广西生态扶贫还有政策优势和先行实践探索。广西实施生态扶贫的县(市、区),多位于西江、湘江等较大河流的上游,实施生态扶贫有国家政策倾斜优势。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子,其中2013年开始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就是一项重大活动和有益探索。在生态扶贫观念的引领下,广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促进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 2016年广西林业产业年产值突破4300亿元、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23万亿元,生态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无疑生态扶贫已成为“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成分,为扶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生态扶贫也还面临一些问题。从生态产品的生产端看,有些贫困地区具有先天优势,适合绿水青山的生态扶贫模式,但这种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极度缺水的石山干旱地区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在生活条件艰苦、生存环境恶劣的干旱地区如何实现生态扶贫从生态产品的流通端看,还存在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通、规模效应低等问题,使得生态扶贫前行之路有艰难。为此,需要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确保生态扶贫的有序有效持续推进。在生态产品的生产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总结广西、贵州、云南、四川以及陕南等地的生态扶贫经验,提炼形成国家政策,正式向全国推广;同时,立足精准扶贫,精心布点选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和干旱地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逐步向全社会推广。在生态产品流通端,实行国家“生态扶贫产品认证书”,为生态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和市场贴标签、开绿灯;同时,建议国家制订优惠政策,打通生态产品与市场的流通环节,在生态产品的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基础上,形成价格比较优势。

  (作者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研究员、党史研究所所长 何成学)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