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4日 来源: 作者:记者 唐广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记者 唐广生

  题记: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的难度不断增加,农业缺水比缺地更加严峻。我国如何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5%的农产品,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确保“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已是必然的选择。

  近年来,广西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在发展节水农业的道路上大胆探索,形成了特有的“广西实践”。

  政府主导 节水农业成“一号技术”

  8月5日,烈日高挂,天气闷热。在距离南宁市90公里的隆安县那桐镇那门村,连片5000亩的火龙果生机勃勃,蔚为壮观。

  这是广西农穗农业有限公司的火龙果基地。记者见到,一排排黑色细管均匀地铺设在火龙果架下,细管表面一个个滴灌眼安静地滴着配了肥料的水滴。

  工作人员小邓说,这就是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铺设了细管的地块,只需推闸、放水、拧开关就可以了。每亩可以节水50%,节肥三四成,还省了不少的人工费用。”

  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宾士友介绍,5年来,广西已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面积373.12万亩,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北方地区,广西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由于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全区降雨70%集中在夏季,导致广西农业灌溉用水出现季节性、区域性缺水,全区有一半以上的耕地常面临秋冬春三季连旱,旱灾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60%。

  严峻的现实让自治区领导认识到,必须把发展节水农业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打好农业节水“硬仗”。

  为此,自治区土肥站节水科以及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中心应时而生,整合人才资源,为广西以节水灌溉施肥为重点的农田节水工作注入活力。

  5年多来,全区累计安排专项经费2806万元,建立了117个高标准示范基地,与66个项目县签订责任合同书,确保示范任务完成;选取了12个县市区建立了36个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点;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前来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发动社会力量投入3亿多元,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参与和市场运作”的节水农业发展机制。

  自治区土肥站节水科负责人欣慰地告诉记者:“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新技术,目前已成为广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一号技术’。”“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的理念在各级农业战线领导中已“入脑生根”。

  集成创新 闯出南方地区节水路

  发展节水农业,必须不断集成创新技术模式,坚持工程与农艺结合、硬件与软件配套、设备与技术并重。“其中工程、设施、设备是基础,农艺、技术、管理是关键。”自治区农业厅一位节水专家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这些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先后在近百个示范基地对农业节水技术进行对比试验,涵盖了水果、蔬菜、甘蔗、茶叶等20多种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各地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集成创新,提炼出适应南方各地推广应用的十大高效农田节水模式,即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微喷灌、集雨节灌、覆盖保墒、深耕深松、坡改梯和等高种植、农化抗旱保水剂应用、水稻半旱式垄沟灌溉、水稻浅湿控制灌溉等技术。

  据广西对20多种作物69个对比示范点的调查,水肥一体化与常规灌溉相比,每亩节水率达30%-75%,节肥率达20.8%-60%,增产幅度达5.1%-41.8%。

  统计数字表明,5年多来,广西累计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1.12亿立方米,节肥7.46万吨,新增产量17.27亿公斤,新增产值22.62亿元。

  有感于水肥一体化技术效果,灵川县一位农民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施肥不下田农忙变农闲 灌溉不等天增产更增收”,横批“水肥一体化”。

  农业部这样评价:“广西探索了中国南方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新路子,值得在全国推广。”至今,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前来广西参观取经。

  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标堂回忆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视察,在了解到该公司研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40万亩大型农场时,连夸“实现和展现了农业神话。”

  统筹推进 更高层次推广新技术

  据统计,广西的水田旱涝保收的仅占总面积的70%,水浇旱地仅占总旱地面积的5.3%。

  对此,广西有的放矢,统筹推进不同的节水主推模式,如在桂中岩溶盆地干旱区重点推广地膜覆盖和生物覆盖技术,在桂北丘陵红壤旱作区重点推广覆盖技术、等高种植和营造生物技术,在桂西南左右江河谷干热区重点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旱轮作技术等,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每项技术应用面积都不超过旱地面积的5%,广西节水农业发展存在很不平衡的现象。”宾士友说,必须在更高层次推广新技术,加快广西节水农业的发展步伐。“可喜的是,广西有了良好的开端。”

  在广西金穗农业公司连片1.4万亩香蕉园里,技术总监小池告诉记者,借助土肥部门提供的测土数据,公司将3年来每一棵香蕉需要的水、肥数据,按照每3000亩统一编号输进电脑,进行远程操控。“阀门一开,全部搞定。1000亩香蕉只需配1个水肥专员,可节水80%、节肥30%,每亩节本增效1100元以上。”

  记者在南宁市武鸣区鸣鸣果业公司了解到,采用电脑远程控制沃柑所需水肥,同样达到节水70%、节肥50%、节约人工费80%的惊人效果。

  在宾士友看来,这就是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的“小试牛刀”。目前,广西测土配方施肥已采集了68万个土壤样品、3.8万个植株样品,建立了600多个耕地质量监测点、15个土壤墒情监测站。“我们将利用现有数据建立广西耕地大数据平台,应用物联网、无线终端与移动终端对接、GIS等多项先进技术,为终端客户提供相应的建议,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实施精准灌溉及施肥。”

  目前,广西已启动该项工作,拟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管理等节水措施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的运用,用更少的水产更多的粮,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