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环江县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加快精准脱贫步伐,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民生工程、发展机遇来抓,在扶贫产业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开展“五同”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组织见面会。限期帮扶干部与贫困户见面,共同商讨脱贫办法;充分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二是限期完成“五同”工作:即同照一张全家福、同劳动一天、同吃一餐饭、同搞一次全屯清洁卫生大扫除、同开一次全屯会议。三是明确“六帮”责任制。即一帮选准脱贫途径和制定脱贫项目实施计划;二帮落实扶贫政策和协助办理各种扶持资金;三帮落实动员参加各种技术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四帮脱贫项目实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其它普惠政策扶持服务;五帮宣传扶贫政策惠农政策和采集相关信息;六帮转变观念和脱贫达标。四是明确 “五落实”。包村帮扶单位做到落实村级规划实施、落实政策宣传、落实增收脱贫、落实村貌改造、落实组织建设。
二.开展“七包”责任制,提升脱贫责任感。
制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8年脱贫摘帽总体工作方案》,对全县脱贫摘帽工作实行“七包”工作机制。即自治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及自治县党委常委包乡(镇)脱贫摘帽、自治县政府领导包专项工作脱贫摘帽、其他处级领导干部包片督导脱贫摘帽、县直单位和乡镇包村脱贫摘帽、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组长、工作队员包各屯脱贫摘帽、干部职工包联系贫困户脱贫摘帽、查漏补缺项目资金包满足到乡镇。整体形成党政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三.实现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全覆盖”,形成力量大聚焦。
实行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举措,启动行政村、社区配置第一书记全覆盖。全县143个行政村,不仅按上级要求在60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同时在83个非贫困村按同等条件也选派第一书记,在全市率先实现帮扶体系“全覆盖”。《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驻村干部四大主要职责(即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抓好本村发展,提升治理水平),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做好五件事(即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当好基层党建“主心骨”;当好扶贫的“勤务员”;当好发展本村经济“操盘手”;当好村级治理的“助推者”),以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四.开展扶贫对象大排查,确保扶贫“底数清”。
1.大排查先行。针对全县所有村屯农户进行摸底排查,涵盖全县143个行政村(社区)3073个村民小组和新建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所有农村人口,包括在本村长期实际居住但户籍所在地不在本村的农户及其所有家庭成员。采取入屯实地组织召开村民小组每户一名代表会议,查找9种贫困类型户,并现场入户核验。采取会议了解、和非贫困户访谈、入户核查等途径了解屯中是否有已纳入贫困户但应属于“八个一票否决”户等情况。
2.大督查跟后:一是由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组建6支督查队伍70余人次对大排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跟踪督导,确保排查工作落实、排查结果真实。二是排查督查数据大比对。督查组对全县143个行政村(社区)进行随机抽检,主要针对由于“四因”(因灾、因残、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进行摸排,实现“摸清底数、弄明情况、找准问题、健全台账、推进工作、提高质量”工作目标。
五.创办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和贫困户增收产业园,强化扶贫成果
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的发展思路,通过扶“强”(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园区)带“弱”(贫困村、贫困户)的方式,建立完善产业扶贫精准脱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创办川山镇塘万村级稳定增收集体经济产业园。采取“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村民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运营新模式,打破乡(镇)、村之间行政区划和地域限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要素的合作,集中连片开发,多方共赢,开启“跨地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创办贫困户脱贫稳定增收产业园。在川山镇大沙坡(何顿村)打造环江万亩现代特色农林扶贫油茶产业园。该产业园辐射带动全县143个村(社区)发展种植油茶1万亩以上,覆盖脱贫户1万户以上,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长期就业500人以上。
六.派出县委常委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形成高位推动。
提升站位,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形式和工作大局出发,实行派驻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及县委常委亲自坐镇脱贫攻坚一线的重要举措。一是出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8年脱贫摘帽总体工作方案》,明确“双组长”总指挥、党委、政府分管总协调责任,派出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及县委常委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承担包乡(镇)脱贫摘帽责任。二是明确乡(镇)党委第一书记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所包乡(镇)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在扶贫力量的组织、特色扶贫产业的发展、干部纪律保障等方面实行“总承包”。三是拨付乡镇党委第一书记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为便于乡镇党委第一书记沉到一线开展工作,补齐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缺口,用于各乡(镇)、村的基础设施、稳固住房、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各项民生工程建设,确保脱贫验收达标。
七.运用视频会议传播系统,形成落实政策“快车道”。
为搭建信息快速传递通道,确保政令上传下达及时、准确。该县充分利用视频会议传播系统优势,将各级各类脱贫攻坚重要会议传播范围扩大至县、乡、村甚至屯级各扶贫干部。一是实现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全覆盖。年内组织扶贫干部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分别参加自治区2018年度精准帮扶“一户一册一卡”填写业务培训;自治区、河池市2018年脱贫攻坚业务培训等会议,参会人数达4000余人次。二是实现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全覆盖。采取县级设立主会场、乡级设立分会场的方式,将脱贫攻坚工作各重要节点、重大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扶贫干部,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中央精神和准确掌握相关扶贫政策,使全县广大基层干部树立高度政治责任感,全面了解中央、自治区的战略部署和市的要求,熟读熟记扶贫政策精神,真正做到脱贫攻坚目标清、方向明、政策知,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蒙宏谯蒙俊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东安乡发展坚果种植助推脱贫攻坚
近日,笔者在广西宁明县东安乡“扶贫车间”——六审村澳洲坚果种植基地里看到,一排排新种植不久的澳洲坚果树苗抽出嫩绿的枝叶,茁壮成长;许多农民群众正在地里忙碌着,为果树除草、松土。 【详细】
平果县:广聚政协力量 助推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平果县政协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组织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建言献策,并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为推动全县脱贫攻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详细】
平果县:政协开展调研视察助推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启动以来,平果县政协坚持“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期盼什么,政协呼吁什么”的原则,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调研视察,为脱贫攻坚积极建言献策,有效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 【详细】
浦北县容传能:脱贫榜样人物 阳光总在风雨后
容传能正在红椎林查看红椎菌 一栋三层半双铺面的楼房,家里整洁有序的摆设,凭着四会柑、红椎菌等特色产业的收入,浦北县龙门镇林塘村脱贫户容传能,用勤劳的双手,从“一波三折”的苦日子里头走出来,创造出“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详细】
昭平县陆成雄:竹鼠养殖脱贫户成致富带头人
“我得让这些竹鼠吃好喝好,全靠它们发家致富呢!”7月17日一大早,昭平县文竹镇纸社村村民陆成雄看着抱着竹子啃得正欢的竹鼠,喜上眉梢。他粗略的算了下今年养殖竹鼠的账单,大概能有八九万进账,脱贫后收入节节高,成效明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