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9日 来源:桂林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领航红色旅游是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陈亮

  1999年,江西省首次提出“红色旅游”概念,倡导将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得到了社会各层面的广泛认同,红色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但是,历经近二十年的开发培育,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管理机制不顺,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参与主体混杂,市场管理混乱,旅游综合贡献率偏低等等,许多红色旅游目的地未能充分实现其传承红色基因的初衷。

  笔者认为,进入新时期,红色旅游需要转型升级,亟待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国有旅游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才能破解红色旅游市场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实现红色旅游市场发展格局的全面提升,使之真正成为影响久远的政治工程、弘扬精神的文化工程、凝魂聚气的民心工程和造福百姓的富民工程,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殷切嘱托。

  一、红色旅游独有的政治特质,需要国有企业担当主力军

  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鲜明特性,这就是它的政治导向性。

  红色旅游是各级政府主导的创新旅游产品,要求国有旅游企业担当市场的主力军,充当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政府对市场引导的执行者,才能从政治高度保证不丢“红色旅游的底色”。笔者认为,国有企业要自觉履行责任担当,始终将红色旅游发展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来抓,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红色旅游的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部署,坚持正确价值观导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四个意识”,理顺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毫不动摇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守红色底色,与时俱进资政育人,增强景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走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跳出红色旅游粗放经营怪圈,需要国有企业担当领航者

  就我国旅游整体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红色旅游整体开发水平仍处于小、散、弱的粗放经营的初级阶段。

  当下红色旅游的粗放发展,首先表现为管理机制不顺,旅游参与主体混杂,缺少具有行业自律的规范化管理。放眼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不难发现红色旅游景区普遍存在重前期开发、轻后期管理的问题,一处红色景区政府前期投入后,往往缺乏经营管理的长期规划,导致景区后续管理乏力,为各种不规范经营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反映在旅游产品经营上,不少红色景点无人管,有的则简单委托当地村民代管;很多纳入旅游线路的红色景点同样经营很不规范,服务水平差、收费不合理。

  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需要包括餐饮、旅馆、交通运输、零售业和娱乐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支撑,红色旅游目的地通常经济欠发达,配套设施陈旧落后。更严重的是,相当多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运营方式落后,还停留在初级的静态展示阶段,产品缺乏新意,展示内容同质化严重,展示方式单调僵硬,展品零散缺乏内在关联性;旅游者缺少参与性,停留时间不长,有的讲解员缺乏党史知识储备,缺乏必要的解说技巧训练,讲解枯燥乏味,甚至有的红色景点为博游客一笑刻意说段子,调侃英雄人物……凡此种种,游客很难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更谈不上理想信念教育作用,这就有悖于当初建设红色景点的初衷。

  红色旅游是聚集政治、文化、民生、富民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如何从行业规范高度整治规范红色旅游景区,是摆在各级政府决策层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这方面,贵州遵义市作了积极的探索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遵义样板”。遵义市突出强化国有企业在红色旅游中的引领示范作用,量身定制销售旅游产品,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狠抓讲解员和导游员上岗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红色旅游服务管理能力和综合监管水平,确保红色旅游市场始终在政府的管控导引下,优化红色旅游资源整合配置,有效促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生态资源的谐调发展,打破低水平开发瓶颈,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最终实现红色基因传播效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各地可以借鉴遵义经验,大力推进红色旅游标准化工作进程,适度提高红色旅游准入门槛,适时推行红色旅游市场许可证制度,由国有企业主导引领红色旅游市场,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

  红色旅游的粗放开发还表现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无法形成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聚集效应。

  各地的红色景区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具有无法拆解的亲缘性,但受现有行政区划体制局限,导致相互关联的红色旅游资源难于整合配套,各地各自为政,互不往来,无法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红色主题旅游路线。比如,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转折点,“转折之城”遵义市也因此成为红色旅游市场的热点。其实广西桂林是这个转折点的起点,正因为有发生在桂林境内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才会有后来的遵义会议,桂林之“战”与遵义之“会”是互为关联的因果关系。笔者认为,假如业界能精心打造一条“桂林+遵义”的全程实景体验式主题旅游线路,两地合纵连横共谋发展,定能碰撞出潜力无限的旅游价值来,这也必将成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最美“红色旅游名片”。

  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政府层面的协调,形成政府间的合作发展框架,由国有旅游企业落实实施才能得以实现。

  三、打造红色旅游高水平发展格局,需要国有企业担当排头兵

  作为政府引导和政策推动为主要驱动力的主题旅游活动,红色旅游市场唯有从政府顶层设计入手,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国有企业的引领示范推动,才有可能形成高水平的开发格局。

  与其他旅游产品不同,红色旅游市场受到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波动的双重影响,要形成高水平的开发发展格局更为困难。从政府政策层面上看,红色旅游市场往往受节庆纪念周期波动影响,每逢节庆就升温趋热,节庆过后往往降温趋冷,红色旅游产品往往难以保障产品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红色景区(点)一直被简单当作思想教育基地,景点功能十分单一,许多红色教育基地配套建设滞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在旅游需求多元化的当下,这种单一性的旅游产品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很难得到不同年龄、文化和收入结构旅游消费者的青睐,究其因是对红色景区的产品挖掘不够透彻,未能突出产品文化内涵,未能形成其应有的价值谱系。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应当顺应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将其恰当融入到民俗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当中,形成复合性旅游产品,打造全域性旅游生态产业集群,将红色资源与当地历史文化脉络整合,把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充分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将其红色人文传统的主要内容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坚持红色基调,突出旅游载体,贯穿文化灵魂,让旅游者在良好体验中体悟崇高、领略神圣。

  如何有效达成这一预期目标呢?笔者认为:一是成立专门服务红色旅游的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对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包装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发掘,构建完整价值链的价值谱系,使红色旅游市场营销获得高水平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生产出富有地域特色、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的红色旅游产品。二是成立专事红色旅游业务的国有旅游企业,推出全系列可量身定制的订单式旅游产品,根据国内红色旅游先进地区的经验,挖掘红色人文传统内涵,展现地域历史文化脉络,推出融参观学习与实境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模式,突出产品差异化,增强游客的参与互动,大幅度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是一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个景区的发展格局优化升级涉及方方面面: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景区体系,规范运行管理,提升品牌效应,优化服务质量……这些都需要政府层面作出顶层规划设计,由国有企业具体实施推动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为桂林市文化体育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莫晓遥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