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4日 来源:巴马综合执法局 作者:陈莹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入户调查

座谈访谈

  巴马县那社乡大洛村和扶贫联系单位巴马县综合执法局,按照“深、细、准、实”的总体要求,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访谈村组干部、群众代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和特困群众贫困对象等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扶贫成效

  (一) 村情村貌

  巴马县那社乡大洛村北邻凤山县江洲乡,西南面连接那社村,东靠东烈村,地形地貌属丘陵高寒山区,域内最高海拔1100多米,土层较厚,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18.9度,适宜各种经济林木生长,村委距乡政府5公里。行政村区域面积5500公顷,土地肥沃,有水田400亩,旱地300亩,盛产的富硒农产品倍受市场青睐;全村种植用材林6000多亩,油茶2300亩,八角150亩。全村党员29名;居住壮汉瑶三个民族,总人口365户1418人,分布在6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全村贫困户159户,722人,其中2014年-2015年脱贫退出贫困39户19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528人,贫困发生率为50.98%(其中2016年脱贫37户161人,2017年脱贫22户103人,2018年脱贫37户164人, 2019年脱贫20户83人,2020年计划脱贫4户15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05%。全村有特困人员9人,其中享受特困护理补助4人,享受低保户34户132人,其中贫困户31户120人,残疾人33人,其中6人不是贫困户;新农合参保率100%;2019年度享受雨露计划人数为19人,(考取本科生每人一次性补助5000元,高职高专每人每学期补助1500元)。

  (二) 扶贫成效

  经过几年努力,全村通组路、联户路、庭院硬化、人畜饮水工程、生活用电和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产业发展有新成效,稳定增收有新渠道,基础设施建设有新变化,住房安全有新保障,教育扶贫有新拓展,医疗扶贫有新推动,民生保障有新落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十一有一低于”指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增强。截止2019年年底:

  ——特色产业指标、住房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指标达标:该村“3+1”特色产业分别是油茶、优质稻、鸡、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员有4人。该村贫困户159户,有特色产业137户,长期外出务工17户,产业覆盖率为96.5%,专业合作社名称:巴马大洛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365户,(脱贫户155户,未脱贫4户,非贫困户206户)有安全住房357户,8户搬迁到县城集中安置。达标率100%;全村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贫困人口为723人(含退出户),实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23人,参保率100%;全村居民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418人,实际参保1418人,参保率达100%;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

  ——义务教育保障、路通村屯、安全饮水指标达标:全村无适龄少年儿童学生辍学。目前全村在校生287人,其中6到16周岁161人,在义务教育阶段147人,全部享受扶贫教育政策;全村所有屯全部通硬化路,达标率100%;全村农户饮水保障应达标365户,已达标365户,达标率100%。

  ——电用、基本公共服务、有电视指标达标:全村农户有电用应达标365户,已达标365户,达标率100%;行政村全部接通宽带网络,均建有综合服务楼,配齐篮球场、宣传栏、文化室、戏台等设施;全村农户有电视看(含100米范围内)或智能手机共365户,达标率100%。

  ——村集体经济收入、好的村“两委”班子、“一低于”指标达标:大洛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以上,达到村级年收入不低于3万指标要求。其中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0.46万元;村班子备齐备强,具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2019年脱贫20户83人,2020年计划脱贫4户14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03%。

  二、采取的措施及亮点

  该村按照尽锐出战 迎难而上 真抓实干 精准施策的要求选派干部、全力做好保障,潜心驻村帮扶;强化“帮村书记”示范带动、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见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在务求精准上下功夫,着力摸底数、建清单、解难题。抓工作统筹,提高帮扶工作实效;抓支部建设,提升引领发展和服务群众能力;抓精准发力,确保贫困人口因户施策;抓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抓产业调整,帮群众找到致富门路;抓就业引导培训,让群众掌握技能;抓住房保障,让群众居住安全;抓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困难群众无因学返贫。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聚焦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巩固已脱贫群众成效,如火如荼开展“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示范创建行动,全村群众谋划乡村振兴发展方兴未艾、风起云涌。

  (一) 梳理一份清单,强化问题导向;落实两个责任,推动执行能力

  按照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和贫困户“八有一超”(主要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摘帽标准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倒排时间,逐项落实。落实包片责任。包村干部督导村“十一有一低于”、贫困户“八有一超”达标情况;协调后援单位在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重要领域帮扶工作。落实帮扶干部责任。主要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宣传扶贫政策,落实项目和资金;着力在扶智和扶志上下功夫,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动性。

  (二) 创建三个机制,推动执行能力;突出五大攻坚,夯实扶贫基础

  建立互联互学机制。由驻村第一书记组织帮扶责任人,成立该村扶贫工作交流群,将相关扶贫政策第一时间上传到群分享,交流典型经验和探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达到了互联互学的良好效果。建立定期督查通报制。定期每个月对各片进行抽查一次,并对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例会工作制度。定期每个月召开两次工作例会,把问题摆在桌面,并跟踪督办,消号处理。

  攻坚产业发展。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创建产业发展基地,创新农户参与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往县城搬迁有8户,努力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目标。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项目库建设,着力在交通道路、水利工程和公共设施等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攻坚创业就业。充分利用碧桂园实用技术培训平台,完成200名农民工培训,实现执证就业。五是攻坚满意度。深入开展“三讲三立”活动,让群众知党恩、爱祖国、兴家园,敫发内生动力,形成个人讲诚信做榜样,家庭立家训传美德,村屯立村规树新风。

  (三)求真务实,压实责任,聚焦民生办实事

  深入全村159户精准扶贫户进行了入户核查,全面详细的掌握了贫困户的基础信息及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并反复核对,力保数据的准确性,为精准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深入贫困户家庭进行了大数据信息采集,并完成系统录入工作;对贫困户落实了具体的帮扶责任人,在反复入户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贫困户减贫标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帮助扶贫户产业发展资金的扶持,完成了国家精准扶贫财政贴息贷款;为了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工作队员协助村委会确定了全村产业富民的具体思路,大力加快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农村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规模;家庭水柜2座,受益2户12人。2019年投资41万元完成4处饮水工程,受益284户889人。投资60万元兴建道路3条。投资16.2万对二楼以下门窗及雨棚不达标的住房整改;扎实抓好民生保障工作。注重加强教育扶智,全村87户贫困户147名子女与帮扶干部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全面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积极落实“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大力实施转移就业,实现转移就业 420人。全面优化保障工作,全村农村低保户34户13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100%,实施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全乡6402.6亩公益林,每亩每年补助14.75元,退耕还林385.36亩,每亩每年补助125元,全村护林员5人,每人每年1万元。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 存在问题

  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业扶贫基础较弱,稳定脱贫令人担忧;社会力量动员不够,扶贫巨大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基层干部放不开手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严重,成为脱贫攻坚瓶颈。同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仍存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深,内生动力不足,精准帮扶措施不够。一些干部群众认识程度不够深,没有形成扶贫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对待扶贫工作不够扎实,相互协调配合力度不够。部分群众思想意识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发展的积极性。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想保守落后,已习惯了贫困,甚至因贫而懒惰,有“等、靠、要”思想,不敢突破自身局限。帮扶双方互相不熟悉,帮扶联系人对贫困户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发展需求不清楚,精准帮扶效果不明显。

  二是机制有待完善,产业项目落实难,统筹协调有待加强,政策配套整合有待加强,抓落实力度有待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的持续性有待增强,存在忽冷忽热现象。项目建设进展迟缓,项目对接不到位。脱贫标准没有完全与项目对接,有的标准缺少项目支撑,部分项目在部门对接过程中缩水严重。产业扶贫困难较多,产业规划项目落实难。没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技术指导不到位,部分贫困户没有相应的经验技术储备,缺乏相应技术指导。产业大户、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部分产业大户、合作社缺资金,规模效益低,贫困户就地就业困难,带动贫困户脱贫乏力。

  三是传统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但群众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思想未能转变,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脱贫攻坚工作在产业帮扶前期重点集中到中长期发展,但实现短期见效快的项目少、尤其是帮扶资金落实存在困难。

  (二)对策与建议

  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力量资源,增强标准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用干部的真情帮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干群一心、上下合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和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帮扶责任落实力度,积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产力。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要坚持政出一门,增强工作前瞻性,未雨绸缪,前后一致,标准统一;要加强政策配套整合。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用于脱贫攻坚。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及时将项目资金对接落实到位。要夯实工作责任,统筹政策资源;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全村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安排人财物,杜绝消极应付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任务;

  要动员和鼓励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和完不成任务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和坚强意志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去。强调帮扶责任人派出单位的责任,不定期对帮扶责任人的到岗情况、履职尽责、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核实。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分析贫困原因、找准切入点,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扶贫项目。要深化群众教育引导。引导贫困户转变“贫穷光荣”等错误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积极开展“脱贫致富标兵”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

  二是精准项目落实,做好项目对接实施。通过解放思想、落实举措,继续加大脱贫政策研究力度力求将脱贫工作落实到位,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屯到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借助借助帮扶单位的力量,强化资源整合,拟定贫困村项目建设、进度,加强与包村单位联系、沟通,在编制规划上报建设项目时重点倾斜安排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三位一体”(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扶贫格局,全面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加强项目对接落实。要强化标准意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脱贫标准要用项目一一对接支撑;要抢抓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实施。要倒排工期,简化项目审批程序;要加大项目的督查力度,确保所有项目对接落实到位,有人抓,有人管,能够按时完成。做好各合作社的引导和规范,将“有限主导”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结合起来,为谋划“治贫策”、科学“拔贫根”明确方向和路径。

  三是对象精准到户,推动易地搬迁,推进产业落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要精准识别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目资金和干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指导基层更加有力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升到事关全村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要房改造;分类解决两灾户问题。要因户施策推进产业落实。尊重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和实际。产业规划尽量选择贫困户具有经验技术基础的项目;加强产业技术指导。要大力倡导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产业大户、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是开展健康扶贫,完善兜底机制。要重视农户身体健康,加大宣传健康科学生活理念的方式方法。完善服务开展健康扶贫。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将贫困人口医保参合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解决;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建立医疗费用、医保补助、困难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制定健康扶贫就医服务标准。对贫困对象就医服务,应当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既要保证贫困对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服务,又要防止无原则要求提高服务标准、过度治疗等浪费健康扶贫资源的现象发生;要综合运用其它脱贫方式。对部分多种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在实施健康扶贫的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扶贫方式帮助真正摆脱贫困。要织牢网底落实政策保障。完善兜底对象识别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低保评定办法。坚持将家庭收入核查作为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民主评议作为重要参考;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对接政策稳妥推进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落实完善分类施保,建立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渐退低保帮扶。通过临时救助等措施落实解决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用。

  五是加强基层党建,做好学习交流。聚焦“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提升精准脱贫内生动力。发挥支部带动作用,按照“支部引领、产业扶贫、整村脱贫”的思路,围绕打造“一村一品”,探索走一条“支部+N+贫困户”的精准扶贫路子,让广大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实现“造血”式脱贫。要吸取各地在精准帮扶、产业发展方面好的经验做法。树立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群众科学发展;继续落实减贫摘帽责任落实,做好“五个一批”帮扶措施精准到人.发挥贫困地区在特色产业、自然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调动贫困户创业、兴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思想,通过挖掘贫困村和贫困户内生潜力,培育并提升其内源发展能力,推动全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造血”功能。

  一、 体会和启示

  ——精准方略,措施到人。在“绣花”上下功夫,下真功夫、下苦功夫、下硬功夫、下大工夫。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职责清、问题清、对策清、措施清。党政一把手立下军令状,始终坚持精准方略不动摇,改革创新贯穿全过程各环节,实行最严格的督査巡査、考核评估,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坚持不懈推进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注重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格局;发挥驻村干部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精准方略确保了措施到人。

  ——思想脱贫,开拓创新。要注重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要把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村干部产业“带头人”、致富“领头雁”作用,带领贫困群众走上小康路、幸福路。发扬老区革命精神,倡导敢闯敢干的精神,发扬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推崇滴水穿石的实干精神。要注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凡事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对扶贫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真心关爱,激励他们更加用心用力用情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加强领导,提升素质。建立指挥体系是保障,把握评估标准是前提。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察实情、听实话、办实事。坚决杜绝政出多门,相互抵触、前后矛盾、朝令夕改、重复翻工。“越是艰险越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声音响到后、一张图纸干到底。感悟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加强对各项惠农政策、产业发展知识的学习,提升抓好农村工作的本领;掌握好目标要求,明确工作标准方向。

  ——严格督导,务求成效。落实责任压力是关键,群众真正脱贫是核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必须按照制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查问题、补短板,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纪检监察机关以“定向监督”助力精准扶贫,就是要通过正确的监督导向,引导扶贫干部沉住气、静下心,真扶贫、出实绩。通过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同志,必须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不缺一事,人员事项全排查、问题全解决、保障全到位,确保政策、工作、责任全落实。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调研组成员:陈莹峰、黄斌、林晨、潘广运、唐小东、姚秀升、黎云、李大烈、黎成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