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8日 来源:《当代广西》2021年第7期 作者:何成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617847230(1).png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这是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看望移民搬迁群众,向村民们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任务,是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订立的一份“军令状”,也是一份庄严的“历史契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向人民、向历史兑现了庄严承诺。回望风雨兼程走过的路,准确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及其历史、理论意义,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经验,将为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成功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提供深刻启示。

  一、从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宏伟蓝图中的第一步

  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发展条件,提出相应战略目标,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

  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在1957年前后,他提出了分两步完成10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用15年打基础、用50至100年建成)。邓小平在1987年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20世纪走两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在不同时期,在实施邓小平第二、三步发展战略步骤中相继进行了阶段性目标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新时代的发展宏伟蓝图进行了新描绘,提出分“两个阶段”安排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推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阶段“新三步走”中的第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与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关联,而且是一个标志性历史成就。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从党的十九大以来的3年里,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进,脱贫攻坚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此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即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的兑现。

  还必须指出的是,习近平的两个阶段“新三步走”中的第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同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目标一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实是求是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步的时间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开始,即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2020年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其中从2017年党的十九大到2020年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二、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要求看,全面小康关键在“全面”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既是我们党的不变初心和庄严承诺,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诠释。

  全面小康关键在“全面”。一个都不能少,是“全面”的内在要求;全面小康,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为关键的是“全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提出的要求。“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象表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实现全部脱贫。因此,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必须要指出的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无疑是进一步拓展丰富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落实,打响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确保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向前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用脚步丈量着全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群众是总书记最牵挂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他几乎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年间他30次到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开展调研考察,尤其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脱贫“攻坚战”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他先后到浙江、陕西、山西、宁夏、安徽、湖南等地对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进行再部署、再“督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责任担当。

  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启示看,全面小康最根本保证在于党的领导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所以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原因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使全面小康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胜利前进,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加强党的领导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障。因此,要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全面小康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稳步前进;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最广泛地把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面小康凝聚坚强力量。在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党的强大组织力号召力。

  发挥政治优势确保全面小康如期实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广泛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动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群众基础;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要增强政治意识与全局观念,着力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为全面小康营造良好环境。

  要用制度和机制巩固现有的脱贫成果。当前我国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但在绝对贫困人口消除的同时,相对贫困问题就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在消除深度贫困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还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打出持续帮扶的“组合拳”,做实做细脱贫攻坚的“下半篇文章”,巩固现有的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效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方面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一手抓返贫致贫预防,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要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提升脱贫质量。比如,探索建立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建立干预代际贫困传递的阻断性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群众内生发展能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系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办主任,研究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